【介绍】:见夏子益条。
病名。九疸之一,见《诸病源候论·黄病诸候》。由饮食过度,醉酒劳伤,脾胃有瘀热所致。症见身面发黄,胃热饮水多,治宜秦王散等方。《辨证奇闻》载述肝疸由肝气郁结,湿热不散引起。症见面目四肢尽黄,而以两目为甚
见友渔斋医话六种条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鹿茸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针灸著作。8卷(即《医宗金鉴》卷79~86)。清·太医院编。刊于1742年。其中卷79为九针、十二经井,荣、俞、经、合、原,络穴、八会穴及经脉流注;卷80为周身骨度及各部诸穴;卷81~84为十二经及奇
病名。指月经期间,因房事所致腹部痞满肿块一类病症。《女科经纶》:“陈藏器曰:“一犯月水行房,精血相射,入于任脉,留于胞中,以致小腹结满,病如伏梁,水溺频涩,是名积精。”治当消积化痞,行瘀通淋。
见海上方条。
①运气术语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又名客运。指天气,即在天的三阴三阳之气。它们又各分主司天之气、在泉之气及左右四间气,构成客气六步运动的方式,每步各主60日另87.5刻,但对气候的影响仍以司天在泉
【介绍】:见李中梓条。
【介绍】:晚清医家。字丙生。江苏镇江人。撰有《伏邪新书》(1898年),对“伏邪”论述较详;编有《外科学讲义》(1911年),并选录校止有《丹溪脉诀指掌》(1923年)等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