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怪脉之一。脉象忽疏忽密,节律紊乱如解索之状。
病证名。麻疹发热而口渴。元·滑伯仁《麻证新书》:“麻证原是火邪,心火内亢,肺焦胃枯,津液干涸,发热之时,未有不渴,不可以冷水与饮,只宜绿豆、或芝麻,或陈炒米煎汤饮之。”如麻疹初起即口渴、热重者,多挟温
病证名。指经行时眼干涩痛。多因肝血虚、目失所养。症见眼目涩痛,肿涩难开或伴有头痛眩晕。治宜补血养肝。方用当归补血汤合杞菊地黄丸。
参见舒卡·年姆尼多吉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八。指经漏下血夹有白色液体。参见崩漏条。
肾与膀胱相表里,肾气亏损,日久而累及膀胱而成脏腑俱虚之证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左手尺中神门以后,脉阴阳俱虚者,足少阴与太阳经俱虚也。病苦小便利,心痛,背寒,时时少腹满,名曰肾膀胱俱虚也。”又:“右手尺
见深师方条。
眼的部位。白睛之俗称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梁代医生。生平欠详。
即阳盛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阳胜则阴病。”见阳盛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