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西晋·崔豹《古今注》。即蝌蚪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翳膜侵及瞳神者。《眼科易知》:“膜入瞳神者,因黑白睛上生疮而起,愈后疮痕不没,渐生翳膜,侵入瞳神,此乃肝经积热,大肠燥滞,邪热上逆所致,宜用退热饮清降其热。”参见膜入水轮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荠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即火秧竻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即刘寄奴,详该条。
①针具。出《千金要方》,又名煨针、燔针。现代所用的火针,多用不锈钢制成,长3~4寸,体粗圆,尖锐利,柄用角质或竹、木制作。近有用钨合金丝制作者,形同毫针,略较粗长,受热散热较快,不易变形。使用时将针烧
【介绍】:见郑虔条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。河内(今河南省)人。曾任尚药奉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应雄。东川(属四川)人。长于推拿术,撰《推拿广意》(后经陈紫山重订)。以图解讲述诸穴脉,并附歌诀;列述诸病证及推拿法的应用方,包括手术外治、内服药等,流传较广。
病证名。指患缠喉风颈项外面肿如蛇缠绕者。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一:“此症外面症如蛇缠,颈身发潮热,头目大痛,其症其肿紫糖色。”多由毒火炽盛上炎所致。治宜清热泻火、消肿解毒。可选三黄凉膈散、普济消毒饮等加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