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午后昏蒙

午后昏蒙

病证名。“因阴虚不足,滞而不行,血至午后则敛,而气不充其血”(《古今医统》),故于午后视物昏朦。宜滋阴益气补血,用回阳汤加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肺合皮毛

    五脏与体表组织的关联之一。肺气主表,故合于皮毛。皮毛为一身的外卫,靠肺散布卫气以温养,肺气足则卫外固密,邪不易干;皮毛的散气作用,也与肺司呼吸有密切关系,故称相合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论》:“肺之合皮也,

  • 胃反

    病名。①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四。指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者。《金匮要略·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》:“以发其汗,令阳微,膈气虚,脉乃数,数为客热,不能消谷,胃中虚冷故也。脉弦者虚也。胃气无余,朝食暮吐,变为胃反。

  • 红砖草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·妇产科》。为一点血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脾死脏

    脾脏真气已绝的脉象。轻按大坚,重按中空,或脉来摇荡不定,突然中断。《金匮要略·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》:“脾死脏,浮之大坚,按之如覆杯洁洁,状如摇者,死。”

  • 白痛

    证名。即白眼痛。《审视瑶函》卷三:“白眼痛有表里等症,或疼极而痛,从外走内者,宜温之散之;有不红肿而涩痛者,火伏气分,泻白散为主;有白珠变青蓝色,乃郁邪蒸逼,走散珠中,亟宜调气以养之。”详白眼痛条。

  • 推法

    推拿手法名。出《灵枢》。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上,用力向一定方向推动。根据历代在应用上发展,常用的有平推法、直推法、旋推法、分推法、一指禅推法等。各详该条。有疏通经络,行气消瘀等作用。

  • 密筒花

    见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为马缨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陷胸泻心汤

    《重订通俗伤寒论》方。栝蒌仁四钱,半夏一钱五分,黄连八分,枳实、黄芩各一钱,竹茹三钱。水煎去滓,入生姜汁二滴、竹沥二瓢,冲服。功能豁痰降火。治火痰郁遏胸膈,症见咳嗽不爽,胸中气闷,夜不得眠,烦躁不宁者

  • 疫疠

    病名。①指具有强烈传染性,可造成一时一地流行的疾病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十。又名瘟疫、时气。《医学入门》卷四:“疫疾如有鬼疠相似,故曰疫疠,又曰时气。”参见瘟疫、时气等条。②指湿温有强烈传染者。《六气感

  • 肾癌

    病名。见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下。又名肾癌翻花。多因肝肾素亏或忧思郁怒,相火内灼,肝经血燥,火邪郁结而成。症见龟头或阴茎冠状沟附近发生结节,坚硬痒痛,或滋水渗流,渐成溃疡,疮面扁平,或呈菜花状。晚期腹股沟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