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正经
即十二经脉。详该条。
即十二经脉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风湿合邪而引起的通身水肿。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:“通身肿者,头面手足皆肿也。得病之由,内停湿饮,外感风邪,风湿相搏,水道不利,外攻肌肤而为肿也。”肿势严重的,用疏凿饮子以消水;症状
即反治。详该条。《医门法律》:“假寒者,清其内热,内清则浮阴退舍矣。假热者,温其真阳,中温则虚火归元矣。是当从治者也。”
出《药性论》。即金箔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即白喉。见清·郑若溪《喉白阐微》。症治参见白喉条。
病证名。小儿初生七日内,大小便有出血者,一般多为胎气热盛所致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九:“心主血脉,心脏有热,热乘于血,血性得热,流散妄行,不依常度,其流渗于大小肠者,故大小便血也。”治宜清热止血。用地
《素问》篇名。本篇专论疟疾的病因、病理、证候、诊断和治疗原则,故名。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多因情志失调,肝郁化火,郁火伤气,气热灼血,以致月经色紫,稠粘,症属实热。治宜清热调经。方用四物连附汤(四物汤加黄连、香附)。
嗣,指后代、子孙。广嗣即多子女。
书名,见荀勗《中经薄》,1卷。子仪系扁鹊弟子。原书已佚。
病名。《喉科指掌》卷六:“叉喉瘤,亦有生于关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