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的下方,通常专指胃脘部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心下否痛。”
见《本草述》。为韭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方书名。明·王化贞撰。48卷。刊于1628年。本书辑录《本草纲目》等多种医籍中的单方、验方。按病名分为中风、破伤风、伤寒、瘟疫等150余类。1694年郎廷模又仿其体例续撰《医品补遗》4卷。
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。详十三指形条。
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石吊兰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在表的邪气。六淫外感,病邪从口鼻或皮毛侵入,出现发热、恶寒(或恶风),头痛,或鼻塞、流涕、咳嗽等症状。参表证条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鸭跖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通志》。为荸荠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。
见《景岳全书·新方八阵》卷五十一。即滋阴八味丸作汤剂,治证同。见滋阴八味丸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