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劳瘵

劳瘵

病名。一作痨瘵。又名传尸劳劳极尸注、殗殜、鬼注。指痨病有传染性者。《济生方·劳瘵》:“夫劳瘵一证,为人之大患,凡受此病者,传变不一,积年染疰,甚至灭门。”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劳瘵叙论》:“大略令人寒热盗汗梦与鬼交遗泄白浊,发干而耸。或腹中有块,或脑后两边有小结核,连复数个,或聚或散,沉沉默默,咳嗽痰涎,或咯脓血,如肺痿肺痈状;或复下利,羸瘦困乏,不自胜持,积月累年,以至于死,死后乃疰易傍人,乃至灭门者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虚损痨瘵源流》:“五脏之气,一有损伤,积久成痨,甚而为瘵。痨者,劳也,劳困疲惫也;瘵者,败也,羸败凋敝也。虚损痨瘵,其病相因。”本病症可见于结核病等。详虚劳、传尸劳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双生

    出南北朝《公羊传》。又名孪生、孖生、双产、骈产、釐孳、健子。指一胎生二婴。

  • 病名。①指感触秽浊不正之气而出现腹痛,吐泻等症。多见夏秋二季。《痧胀玉衡》卷上:“痧症先吐泻而心腹绞痛者,从秽气痧发者多;先心腹绞痛而吐泻者,从暑气痧发者多;心胸昏闷,痰涎胶结,从伤暑伏热痧发者多;遍

  • 太医院副使

    金代医官职称。系仅次于提点、太医院使的官职,官阶从六品。参见太医院条。

  • 唇糜

    病证名。指口唇糜烂。详口糜条。

  • 是粘的异体字,参见粘汗条。

  • 金匮要略

    即《金匮要略方论》。详该条。

  • 医方易简集

    方书名。9卷。清·王晋夫辑(其子王鹏寿续增)。刊于1852年。本书为单验方汇编的一种,分上部、中部、下部、四肢、杂症、伤损、疮毒、妇女、小儿共9类,2400余方。并附外科大症图1卷及《遂生福幼》1卷。

  • 顶心

    头顶部的中央部位。

  • 坠睛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三。又名坠睛眼。谓风寒上攻眼带,致目珠向下偏斜。类似今由上直肌、下斜肌麻痹所致的麻痹性斜视。参见目偏视条。

  • 李辰山

    【介绍】:见李延昰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