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保健功

保健功

气功功法。指最基本的动功锻炼,其特点是意念与轻柔动作结合起来。现在通行的保健功有两套。①原上海气功疗养所整编的为十节,即叩齿、搅海咽津、摩腹浴面鸣鼓、左顾右盼、擦腰、双手齐伸开、转辘轳、左右托天、双手攀足。②原北戴河气功疗养院整编的为十八节:即静坐、耳功、叩齿、舌功、漱津、擦鼻、目功、擦面、项功、揉肩、夹背功、搓腰、搓尾骨、擦丹田、揉膝、擦涌泉、织布式和带脉。②一种肢体运动与自我推拿相结合的防治疾病的方法。又称保健操。有疏通经脉调和营卫,畅通气血,舒利关节,健筋壮骨等作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风中府

    见《普济本事方》卷一。又名中腑。详该条。

  • 治麻新书

    麻疹专著。3卷。清·田九如撰。刊于1842年。此书大体分为麻科审症、麻科集腋、麻科撮要三部分,主要阐述麻疹前后出现的各种证候及治疗方法,尤详于顺、逆、险证的证治。书末附治疗方剂。现存初刻本。

  • 内损

    病名。出《肘后方》卷四。即内伤,详该条。

  • 忌口

    根据病情的需要,要求病人忌食某些食物。《灵枢·五味》:“肝病禁辛,心病禁咸,脾病禁酸,……。”《金匮要略》等书也有所强调。临床常见的,如水肿忌食盐,黄疸、腹泻忌食油腻等。此外,忌口还包括调节饮食,切忌

  • 逆针灸

    指未病而用针灸刺激穴位,增强体质,预防疾病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小儿新生无疾,慎不可逆针灸之。如逆针灸,则忍痛动其五脏,因喜成痫。河洛关中土地多寒,儿喜病痉,其生儿三日,多逆灸以防之。”

  • 三变刺

    古刺法名。《灵枢·寿夭刚柔》:“刺有三变,……有刺营者,有刺卫者,有刺寒痹之留经者。”《黄帝内经太素》名三变刺。具体方法为“刺营者出血”,放除郁血;“刺卫者出气”,疏泄邪气;“刺寒痹者内热”,除针刺外

  • 孟继孔

    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春沂。本为山东人,宋王朝南渡偏安后,迁居吴县(今苏州)。先学儒,后学医,以小儿、痘疹科闻名。孟氏根据过去儿科名著,结合自身临证经验,编成《幼幼集》等书。据记载,

  • 温灸器

    灸具名。又称灸疗器。是一特制的金属圆筒,外形分筒体和持柄两部分。筒体上下各有多数小孔,上孔可以通风出烟,下孔用以传导温热。内另有小筒一个,可置艾或药物燃烧。使用时,先将艾或药物点燃,置灸器于应灸之处,

  • 追风箭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墓头回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热毒瘰疬

    病证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指因风热毒邪入于手足少阳经而引起的瘰疠。其症多伴发于热毒疮疡的患儿。如头、面和颈部疮疡,则颈部出现瘰疬。轻者略有疼痛,可以自愈。重者局部红、肿、痛、热,并有显著触痛及发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