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芳亭
【介绍】:
见余梦塘条。
【介绍】:
见余梦塘条。
病名。为乳蛾之一种。小儿多患之,小儿形气未充,脏腑柔弱,易为外邪所感,邪毒虽不盛,然常留滞咽喉,凝聚不散,肿而为蛾。《喉科秘旨》卷上:“此症因胎生本原不足所致。”症见喉核一侧或两侧肿大,触之石硬,微疼
见《本草蒙筌》。即小麦麸,详该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蔊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红管药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4卷。清·唐毓厚撰。刊于1878年。作者认为“温、疫本属两途,只因习俗并称,以致疑义不明”(见本书凡例),遂广集诸家学说,参以己见撰成本书。唐氏将温、疫病证大致分为伏气、岁气、时疫、疫毒四门;兼
即耳垢。
①八纲中的里证、寒证、虚证,称为阴证。②正气虚寒或阴寒内盛之证,如面色苍白或暗晦,踡卧肢冷,静而少言,语声低微,呼吸微弱,气短乏力,不烦不渴,或喜热饮,大便溏薄,小便清长,腹痛喜按,舌淡胖嫩,苔润滑,
遶,音义同绕。出《针灸集成》。即肠绕,见该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拳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娑罗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