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疔疮生于脐部,多见于婴幼儿。证治见疔疮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蝴蝶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螳螂子。见该条。
见《金匮要略》。即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,见该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瓠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腹的上部,位于胸部与脐之间的部分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是主血所生病者,……大腹水肿。”
证名。即舌卷卵缩。《素问·热论》:“六日厥阴受之,……故烦满而囊缩。”详舌卷卵缩条。
药物学著作。又名《新编证类图注本草》。42卷。题名宋·寇宗奭撰,许洪校。这是将唐慎微《证类本草》和寇宗奭《本草衍义》加以合纂的一种改编本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即虎刺,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DU13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督脉。督脉、足太阳之会。位于背部第一、二胸椎棘突之间。布有第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一肋间动脉后支。主治发热,疟疾,头痛,项背强痛;以及癫痫,精神分裂症等。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