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王之翰《女科胎产百病》。即胎前怔忡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明·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即妊娠谵语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干姜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谢缙孙条。
病名。《疡医准绳》卷二:“虎须疔生于唇下。”证治同人中疔。
即硫黄。见该条。
指五脏六腑所属的十一条经脉。《难经·二十五难》杨玄操注:“五藏六府各一脉,为十一脉。”早期的经脉学著作马王堆汉墓《阴阳十一脉灸经》已载足太阳、足少阳、足阳明、足少阴、足太阴、足厥阴手太阴、手少阴、手太
【生卒】:十七世纪初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德甫,号赤诚。歙县(今安徽歙县)人。幼时学儒,后学医,游历江苏、湖北、安徽等地,与名家讨论医术,著有《医宗粹言》一书。
病名。见《济生方》。《内经》作“肠澼”,《伤寒论》称“下利”、“热利”,《肘后备急方》称“下痢”,《诸病源候论》称为痢病,《千金要方》称作“滞下”,后世多称痢疾。本病以腹部疼痛,大便次数增多而量少,里
出《素问·缪刺论》。指足的第五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