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苘实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多因火邪上蒸,胆火内逼所致。证初起,“视(眼)内外都无别恙,一二日风轮坎廓(指水轮),或左或右,在上在下,斜斜高耸而起,故曰春水扬波。……若木旺生火,多从上胀,而有
眼的八廓名称之一。用八卦命名者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雷廓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马儿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:RN20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任脉。位于胸正中线,平第一肋间隙;或于璇玑穴下1寸处取穴。另说在璇玑穴下2寸(《十四经发挥》);或1.6寸(《针灸大成》)。布有第一肋间神经前皮支和乳房内动
【介绍】:见王幼孙条。
十二剂之一。用温热药物以祛除阴寒痼冷之剂。参热可制寒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地桃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普济方》卷三百八十四。即痄腮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黑睛漏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有漏生于风轮,或正中,或略偏,病至此,目亦危矣。”相当于今之角膜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