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九漏

猜你喜欢

  • 异经选穴法

    指本经罹病而取用他经穴位进行治疗的方法。或称他经选穴法。如足阳明胃经的胃痛,取足太阴脾经的公孙;任脉为病的崩漏,取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等。

  • 先兆子痫

    病名。妊娠24周后,出现水肿,高血压,蛋白尿,并兼有头痛,眩晕,呕吐,眼花,上腹不适,视力障碍或血压收缩压在160毫米汞柱以上者称为先兆子癎。多因平素肾阴虚,妊娠后肾阴更虚,肝阳上亢,或阴损及阳,脾肾

  • 走火

    气功术语。练功不当而导致的一类失常现象。见偏差条。

  • 右胁下痛

    证名。指胁痛偏于右侧胁肋处。出《素问·咳论》。外感、内伤均可引起。参见胁痛、两胁下痛、脾咳各条。

  • 挡蛇剑

    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巴豆树根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痫瘥而喑

    病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卷九。系指小儿发癎瘥后六七岁不能语音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五:“痫发瘥后,不能语者,是风痫。风痫因儿衣厚汗出、以儿乘风取凉太过,为风所伤得之。其初发之状,屈指如数,然后发瘈疭

  • 穿埂毒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手心毒见于掌边者。见手心毒条。

  • 子芩

    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黄芩之新根,详该条。

  • 十二经络

    指十二经及其脉络。《灵枢·本输》:“凡刺之道,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。”

  • 虚劳耳聋

    病名。系指由劳伤、肾虚所致之耳聋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:“肾候于耳,劳伤则肾气虚,风邪入于肾经,则令人耳聋而鸣。”治宜补益肾气。方可选用六味地黄汤、左归饮等加减。参见耳聋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