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。2卷(即《景岳全书》卷7~8)。明·张介宾撰。张氏据《内经》“今夫热病者,皆伤寒之类也”的理论,阐述伤寒多种病证,并从八纲的角度予以辨析。其治法部分主张“古法通变”,吸取《伤寒论》以后诸家的学术
【介绍】:明儿科医家。字南旸。云间(今上海松江县)人。少业儒,后改习医。熟谙家传“翁仲仁《痘疹金镜录》”,讲究潜玩,按之施治,并参酌时宜,活人甚多。后又以己验添翁氏书中之未备,成《痘疹金镜录补遗》3卷
证名。又名久腰痛。见《外台秘要·久腰痛方》。详久腰痛条。
出《针经指南》。即八脉交会穴,见该条。
病名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六:“人先天地痛,忽被鬼邪所击,当时心腹刺痛,或闷绝倒地,如中恶之类。其得差之后,余气不歇,停住积久,有时发动,连滞停住,乃至于死。死后注易傍人,故谓之鬼疰也。”可选用犀角散
见大观本草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延胡索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仙鹤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芡实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类证治裁·阳痿附茎纵》。又称阴纵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