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仙人杖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不分卷。明·翟良撰。刊于1628年。此书依十四经的排列顺序,联系脏腑、经络、经穴予以论述,并附脏腑经脉图及歌诀、手足经起止图、内景图和奇经八脉论等。
病名。见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即散翳内障。详该条。
即温经汤第三方,见温经汤条。
指初潮月经。明·万全《广嗣纪要》:“月事初下,谓之红铅。”
病名。又名缺唇、兔唇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:“人有生而唇缺,似兔唇,故谓之兔缺。”多由先天而来,宜手术修复。详兔唇与缺唇条。
眼科金针开内障八法之八。指术毕出针手法和要求。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回针将障送至护睛水内尽处,迟迟出针之半,少息再出,恐障复还原位。”参见拨内障手法条。
出宋·陈自明《妇人大全良方》。即孤浆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西汉时医家。为齐王侍医,讲究服食之道,后因服食致死。
书名。6卷。清·陈念祖撰于1803年。“长沙方”即指张仲景《伤寒论》方。陈氏将《伤寒论》方的主治、药物、用量及煮服法等,以诗歌的形式予以编撰,并由其长子陈蔚另写方注,使读者易于习诵。但陈氏过于推崇经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