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诗词古文>周朴生平

周朴生平介绍

周朴(?—878),字见素,一作太朴,福州长乐人。【《全唐诗》作吴兴(今湖州)人。此从《唐才子传》】生年不详,卒于唐僖宗乾符五年。工于诗,无功名之念,隐居嵩山,寄食寺庙中当居士,常与山僧钓叟相往还。与诗僧贯休、方干、李频为诗友。周朴,唐末诗人,生性喜欢吟诗,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。>>查看周朴的诗词古文

轶事典故

  周朴,唐末诗人,生性喜欢吟诗,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。如果想到一联或者一句诗,就感到非常快乐。他曾经在野外(郊外)遇到一位背着柴走路的人,忽然他抓住那人背着的柴,而且大声说:“我得到了,我得到了!”那樵夫非常惊惧,抽出手臂,丢下柴逃跑了。正好遇到了负责巡逻的士卒,怀疑那樵夫是小偷,就抓住他讯问。这时候周朴慢慢地前去告诉那位士卒说:“只是我刚才见到他背着一捆柴,因此而想到两句诗罢了。”那位士卒就释放了那位樵夫。周朴得到的那两句诗是:“子孙何处闲为客,松柏被人伐作薪。”

  当时有一位读书人,因为周朴作诗喜欢冷僻怪异,就想戏弄戏弄他。有一天,他骑着驴子在路上走,在路旁遇到周朴,那位读书人就歪戴着帽子低着头吟诵周朴的诗句:“禹力不到处,河声流向东。”周朴听到了很气愤,就尾随在那人身后。那位读书人只管赶着驴子离开,一点也不回头看。走到几里之外周朴才赶上那人,就对那人说:“我的诗是‘河声流向西’,你怎么能说流向东呢?”那位读书人就点点头罢了,并不接言辩解。这件事在闽中地区被当做笑料流传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羡门

    生卒年、籍贯皆不详。开元、天宝间人。开元十三年(725)尝为泸州刺史康玄辩撰墓志。生平事迹散见《国秀集》目录、《宝刻丛编》卷八引《京兆金石录》。芮挺章选诗1首入《国秀集》。《全唐诗》存诗1首。

  • 殷淡

    南朝宋陈郡长平人,字夷远。才士。历黄门吏部郎,太子中庶子、领步兵校尉。孝武帝时以文章见知。文帝章太后庙祭祀缺乐章,淡奉武帝命为著新歌。

  • 安维峻

    安维峻(公元1854年--公元1925年)字晓峰,号盘阿道人,甘肃秦安县人,清代著名的谏官。光绪年(公元1880年)中为进士,选翰林院庶吉士,1893年任福建道监察御史。安维峻是支持光绪皇帝为首的主战派,连续上疏六十五道,却因言获罪,被革职发派张家口军台。1899年后,安维峻主讲陇西南安书院,在家乡办学,辛亥革命中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。总纂《甘肃新通志》(100卷),著《谏垣存稿》、《望云山房诗集》等5部。

  • 施绍莘

    施绍莘(1581~约1640)明代词人、散曲家,字子野,号峰泖浪仙,华亭(今上海市松江县)人。他有俊才,怀大志,因屡试不第,于是放浪声色。建园林,置丝竹,每当春秋佳日,与名士隐流遨游于九峰、三泖、西湖、太湖间。他兴趣广泛,除经术、古今文外,还旁通星纬舆地、二氏九流之书。善音律,一生所作以散曲及词著名,有《花影集》传世。另外,其词作多哀苦之音,既寄寓着作者命运多蹇的身世悲凉,又是明王朝灭亡前夕人们情绪的反映。如□谒金门□"春欲去"写有"无计可留春住,只有断肠诗句。

  • 朱秉成

    朱秉成,字文川,浙江山阴人。光绪己丑进士,官常熟知县。有《寄毡诗文草》。

  • 王景中

    世次不详。《全唐诗》收省试诗《风草不留霜》1首,出《文苑英华》卷一八二。

  • 王辟之

    王辟之(1031—?),字圣涂,临淄(今山东临淄)人。宋英宗治平四年(1067)进士。宋哲宗元佑年间(1086—1094),他担任任河东县(今山西省永济县)知县,曾“废撤淫祠之屋,作伯夷叔齐庙”,以“贵德尚贤”闻名。

  • 朱诗

    朱诗,仁宗嘉佑中为虞部员外郎、权知岳州(《宋诗纪事补遗》卷一七)。

  • 钟嗣成

    钟嗣成(约1279——约1360),元代文学家,散曲家,字继先,号丑斋,大梁(今河南开封)人,寓居杭州。屡试不中。顺帝时编著《录鬼簿》二卷,有至顺元年(1330)自序,载元代杂剧、散曲作家小传和作品名目。所作杂剧今知有《章台柳》《钱神论》《蟠桃会》等七种,皆不传。所作散曲今存小令五十九首,套数一套。

  • 刘商

    刘商,字子夏,徐州彭城县人。唐代诗人、画家。大历(766年—779年)年间进士。能文善画,诗以乐府见长。官虞部员外郎。后出为汴州观察判观察判官。后辞官从事自己喜欢的诗画创作事业,刘商的诗歌作品很多,代表作有《琴曲歌辞·胡笳十八拍》。《唐才子传》卷四说他“拟蔡琰《胡笳曲》,脍炙当时”。《全唐诗》收录有刘商的很多诗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