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Jū

鞠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,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系周始祖后稷孙鞠陶的后代。后稷的孙子名陶,据说生而掌上有纹,颇像古文“”字,于是起名叫鞠陶。鞠陶后来作了周人的首领,他的后代子孙就以他的名字命姓,称鞠姓。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鞠陶的后代鞠武为燕国大夫,其子孙后代以鞠武名字为姓氏。

鞠姓早期在今陕西发展繁衍,其后望族居住于汝南郡(今河南汝南)。如今鞠姓在全国分布较广,尤以山东等地为多。

鞠姓历史人物有鞠武,战国时燕国太子丹太傅。聪明智慧,善于发现人才,曾把荆轲推荐给太子。鞠嗣复,宋代大臣。为政期间体恤民情,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。曾被方腊的农民起义军俘获,因他为百姓所称誉,故得以免死。鞠嗣复的政绩得到百姓的肯定,朝廷随后也升他当了州官。鞠钺,明代文登人,正德中与妻被敌所俘,至城南寺逼他投降,鞠钺严加拒绝而被杀,妻亦触石而死。副使令有司礼祭,碣其墓曰“双节”。

鞠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九十位。


【音】 鞠氏有Jū、Qū二音(17)。且源出不同,参见鞠(Qū)姓。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帝喾之子后稷,后稷之孙鞠陶,其支裔以字为氏(6,60)。②系自芈姓。楚公族之后有鞠氏,见《路史》(17)。③满、彝(130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变】 一作鞫(17)。【望】 汝南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总人口0.02%。【人】 鞠武,春秋时燕太子丹之师(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黄骅,山东之东平、平邑、龙口,山西之长治,陕西之韩城,湖北之老河口,安徽之贵池,福建之清流,贵州之江口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,其注云: “姬姓。后稷之孙生而有文在手,曰 ‘鞠’,因以名之。”支裔或以名为氏。后或音讹而改为“” (一说因 “避仇”)。

战国时燕有鞠武,太子丹傅; 汉代有鞠谭,尚书令; 宋代有鞠咏,侍御史; 清代有鞠履厚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Wèi/Wey, Oe, Wai【源】 ①系自姚姓。古有卫国,舜之后裔,后灭于裔,见《郡国志》。以国为氏(17)。②系自姬姓。周文王第九子康叔封于卫(故城在今河南淇东北之朝歌城),传国四十余代,

  • 哈哩

    读音:Hǎlī元代“色目人”姓氏,为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夯力”。

  • 液譚

    读音:Yètán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依纽家支(375)。

  • 副伏羅

    读音:Fùfúluó【源】 以部落为氏。高车12姓,第10为副伏罗氏(6,11,44,60)。历史上高车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以部落为氏。高车十二姓,十曰副伏罗氏。”铁勒族北魏称

  • 敍瞿

    读音:Xùqú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工布

    读音:Gōngbù【源】 藏族姓。源自历史上吐蕃将领昆布之后,工布为昆布之变音(217)。【布】 四川马尔康有此姓(217)。

  • 威丘

    读音:Wēiqiū【综】 古有隐者威丘蒙(9,63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解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連佳

    读音:Liánjiā【综】清正蓝旗满洲鸟枪护军得清之妻为连佳氏(260)。

  • 昭剌

    读音:Zhāolá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(33)。

  • 費莫

    读音:Fèimò《姓氏词典》据《中国人名大词典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满族姓,清顺治时牛庄城守卒官伊勒慎,姓此氏。”(按: 疑此即 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所收“费摩”之别译。详见“费摩”条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