鄂洛克畢思
读音:luòkèbìsī
【源】 清正蓝旗蒙古笔帖式巴朗之妻为鄂洛克毕思氏(260)。
【源】 清正蓝旗蒙古笔帖式巴朗之妻为鄂洛克毕思氏(260)。
读音:niàn【源】 代北姓(15,21,60)。【望】 河南(15,17,21,418)。【布】 河南祥符(60)、巩县(301)、山东沂水(332)、云南东川(380)、泸西(374)、台湾(64
读音:Hǎlàē《姓氏词典》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蒙古族姓氏。元有哈剌阿·忽刺、哈剌阿·思兰都大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Púyú【源】黄帝之子少昊之裔蒲子支庶之后,见《世本》(17,62,63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觿》收戴,未详其源。
读音:Wàng【源】 见《正字通》(62,80)。【人】 琞俨,宋时人(62,80)。琞增,琞本,均为明时人(80)。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同 ‘望’,姓。《正字通·玉
读音:Dàbǎn《姓氏词典》据 《新元史》 收载。其注称:“元有大坂赖康”,未详其他。
读音:juān【源】 古有涓国,涓子为黄帝臣(17)。一说,涓子姓刘,齐人,御龙氏之后(60,62)。又,黄帝入金谷(故地在今河南洛阳西北),而咨涓子心,见《抱朴子》。是涓姓之始(60,62)。【望】
读音:Shǔ/Shu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南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bù yáng晋大夫步扬之后。(见《姓苑》)
读音:Jū'nà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唐书》 收载,其注称:“唐有俱那胡设。”未详其源。(按:《姓氏词典》 原音jù'nà。)
读音:lán郑穆公名兰,支庶以王父名为氏。汉有太守兰广。《后汉书》:南匈奴国姓有兰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乌落兰氏改为兰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▲<前秦>,事苻洛为将。<唐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