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
【音】 今亦音Bù。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12,17)。南匈奴姓(60,62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部抑鞮,南匈奴右贤王(60,62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乐亭、辛集、围场,山东之东平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,广东之吴川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归 “上声”部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南匈奴姓。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有右贤王部抑鞮。又《章丘县志》有部姓。”章丘县在山东省。
宋代有部的。
【音】 今亦音Bù。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12,17)。南匈奴姓(60,62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部抑鞮,南匈奴右贤王(60,62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乐亭、辛集、围场,山东之东平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,广东之吴川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归 “上声”部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南匈奴姓。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有右贤王部抑鞮。又《章丘县志》有部姓。”章丘县在山东省。
宋代有部的。
读音:bó cháng【源】 春秋时齐有伯常氏(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柏常(60)。【人】 伯常蹇,春秋时齐人,与孔子同时人,见《晏子春秋》(60)及《庄子》(17,21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姓
读音:Dú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布】 大陆南方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、临汾、运城以及吕梁、晋中等地区均有分布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Chángjiā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萨尔善之妻为长佳氏(260)。
读音:Jiāngliáng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,其注将梁氏引 《史记》 云: “赢姓之后。分封,以国为姓。有将梁氏。亦作 ‘将良’。”
读音:xī【源】 见《说文》(9,11,17,60)、《姓苑》(7)。【变】 亦作、、(60)。【望】
读音:Fū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(91)。山东新泰(359)、上海(91)、嘉定(351)、浙江普陀(297)、江山(325)、余姚(389)、奉化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,
读音:Jiā【音】 亦音加(Jiā)。【源】 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及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彝族亦有此姓(130)。【布】 台湾台北(64,68,261)、河南许昌(62)、云南巍山(130
读音:Guǒluòguǒtè’ěr【综】 清驻防察哈尔镶黄旗有果洛果特尔氏(260)。
读音:yǎn【源】 系自子姓。春秋时宋微子仲衍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12,15,17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7,9,21)和《广韵》(11,239)。【望】 睢阳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山东
读音:Qiáojiā【综】 清驻防黑龙江正黄旗中有乔佳氏(72)。乔佳德兴阿,清满洲正黄旗人,咸丰中都统(436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