遷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0,62)。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毛伯迁之后,以名为氏(15,60,62)。【望】 圯桥(17,418)。【布】 河南温县(284)、山东沂水(332)、台湾宜兰、台北(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马关,山西之长治、临汾等地有分布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载,初见於《姓苑》。其注云:“毛伯迁之后。以名为氏。”“毛”,姬姓国名,地在今河南宜阳县境,迁氏当系出姬姓。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0,62)。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毛伯迁之后,以名为氏(15,60,62)。【望】 圯桥(17,418)。【布】 河南温县(284)、山东沂水(332)、台湾宜兰、台北(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马关,山西之长治、临汾等地有分布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载,初见於《姓苑》。其注云:“毛伯迁之后。以名为氏。”“毛”,姬姓国名,地在今河南宜阳县境,迁氏当系出姬姓。
读音:xiāo【源】 见《正字通》(86)。《左传》郑有行人良霄,《史记·楚世家》是谓霄敖。其后人以为氏(60,62,63)。【布】 北京(91)、台湾嘉义、台北(68、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
读音:Zhāngruò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希姓录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Jī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7)。②台湾土著姓(66)。【布】 台湾有此姓(66)。【人】 机氾,明时山东贡士(17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山西之太原、长治、大同、运城,云南之泸水
读音:Lǐngqiū【源】 禀丘(故城在今山东临沂东北),春秋时齐大夫食邑,因氏(91)。
读音:Zhàoluótè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克什克腾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读音:Bùluè珞巴族姓氏。出自苏龙部落,意为 “房柱外”,乃母系之氏族名,以之代姓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读音:Kùyǎlānímǎqí【综】 清满洲人姓。库雅拉呢玛奇多隆武,清满洲镶白旗人,嘉庆中四川提督,后官至黑龙江副都统(61)。
读音:Zhákèsūlǔ【综】 清时赫哲人姓(429)。
读音:Ruì/Ruey,Rwei【音】 亦音对(Duì)(91)。【源】 春秋时宋公族锐姓之后,去金为兑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宋微子之后有兑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6,7,9,1
读音:hǎn jiā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2)。西羌人姓(60),汉时羌人入居天水郡罕幵县,遂以县名为氏(242)。据考,罕羌与幵羌原为二不同之人群,后合而为一姓(78)。【变】 亦作〔罕井〕(7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