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jì
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尧时弃(周之始祖)为后稷,子孙以官为氏,见《姓苑》(6,11,12,17,60)。②神农氏之后有稷氏(15,60,62)。③春秋时卫大夫石稷之后(17,62)。④汉时稷嗣君乃孙叔通之异名,支孙以稷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2,60)。 【望】 东郡(17,60,418)。 【布】 山西阳城(309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 【人】 稷嗣,汉时上津令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山西之太原、运城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姬姓。后稷之子孙氏焉。” 后稷,远古掌管农事的官员,尧时后稷由姬弃担任,其子孙或以稷为氏,此以官为氏。系出姬姓。②郑樵又注: “汉稷嗣君叔孙通 (按: 《九通分类总纂·氏族类》作 ‘叔通’,脱孙字,不从) 支孙亦为稷氏。今兖州有此姓。” 叔孙通,汉高祖时人,官太子太傅,号稷嗣君。③ 《姓氏考略》 则称: “ (稷氏),神农氏之后。”神农氏,传说为古帝王,他 “造耒耜以教耕,尝百草以为药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yí【源】 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公子雍,食采于移,其后以邑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1,17,60)。【望】 弘农(17,418)。【布】 浙江江山(325)、上海嘉定(351)等地均有此姓。

  • 木門

    读音:Mùmén【源】 ①春秋时宋公子居食采木门,因氏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7,9,12,17)。②春秋时卫子鲜奔晋,托于木门,为卫��之支裔,因氏(60)。【望】 汲郡(4

  • 盧其

    读音:Lúqí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密茅

    读音:mì máo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11,60,62)。琅邪人有此姓(60)。【望】 琅邪,见《姓苑》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据 《姓苑》 云: “琅邪人有此姓。”

  • 阿塔里吉歹

    读音:Ātǎlǐjí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,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·氏族》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阿塔里吉达”。

  • 夾温

    读音:Jiāwēn【源】 明时女真人姓。源自辽时加古氏,金、元时为夹谷氏,至清为觉罗氏(180)。明代女真族姓氏。《朝鲜李朝实录》 有载。此姓金、元时代或译作“夹古”。

  • 莫圖里

    读音:Mòtúlǐ【综】锡伯族姓。清时驻防新疆伊犁,汉姓为莫、永等氏(201)。锡伯族姓氏。后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“莫”而为单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锡伯族》。

  • 譚谷

    读音:Tánɡǔ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竹尔家支,云南永胜、华坪等地均有此姓(375)。

  • 破丑

    读音:pò chǒu【源】 党项部姓。居灵山(今四川芦山西北)者曰破丑氏(7)。【人】 破丑重遇贵,宋时人,见《宋史》(40)。历史上党项人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据《唐书·党项传》 注

  • 司褐

    读音:sī hè【综】 周时有司褐拘,见《汉书·古今人物表》。又,春秋时楚灵王大夫司褐扶,见《韩非子》(12)。司褐氏始此(60,62),《元和姓纂》作〔司揭〕(6),误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