玖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为久姓支系(91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景县,山西之太原、临汾,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(按:玖,色黑似玉的石头。《诗经》载有“琼玖”,或以此物为姓?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“为久氏支系”。不知其所本。)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为久姓支系(91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景县,山西之太原、临汾,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(按:玖,色黑似玉的石头。《诗经》载有“琼玖”,或以此物为姓?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“为久氏支系”。不知其所本。)
读音:Zhuì【综】 齐人有赘字,曾死赘上之难,见《战国策》(7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Zhòng sūn仲孙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。春秋鲁桓公姬允次子庆父,在众兄弟中排行第二,世称共仲。子孙遂以仲孙为姓,称仲孙氏。仲孙姓早期在山东居住,为罕见姓氏。仲孙姓历史人物有春秋时鲁国大夫仲
读音:Wéipéng【源】 见《诗经·商颂笺》(63)。
读音:Rá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隋书》 收载,其注称:“隋有髯多娄。” 未详其他。
读音:Guīyáng【综】 东汉牟融代鲑阳鸿为大司农,鸿字孟宗,鲑阳姓也,中山人(7,9,12,17,60)。亦作阳(1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有载。后汉有鲑阳鸿,
读音:Làng【源】①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伏羲之裔困于阆(故城在今四川阆中西),因氏(17,62)。一说,宜以阆中郡为姓(60,62)。②周惠王阆之后,以名为氏(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
读音:Yàn/Yann,Yen【源】 齐太公吕尚之后有彦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一说,春秋时齐大夫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
读音:Rěnǐ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冈哈惹依家支,四川冕宁有此姓(375)。
读音:Túshǐtǎn历史上女真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有载,其注“图克坦氏”案云: “《松漠纪闻》: 金主亶妃屠始坦氏。《表》、《传》未见,疑 ‘屠始坦’ 即‘图克坦’ 之讹。” 姑兼
读音:Zhōngkuí【源】周成王封鲁王以殷民七族,有终葵氏(7,11,12,17,60)。【变】一作〔钟葵〕(15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 《左传》商人七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