洑
【综】 源出不详,疑即濮姓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【布】 浙江萧山(209)、江苏高淳(305),武进(314)、上海嘉定(351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,江西之新余、崇仁,浙江之椒江、嵊县,山西之大同、长治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“洑”乃水名,江苏有洑溪,在宜兴; 湖南有洑水,在宁远。居此者或以水名为氏。《姓氏词典》音fù,不从。)
【综】 源出不详,疑即濮姓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【布】 浙江萧山(209)、江苏高淳(305),武进(314)、上海嘉定(351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,江西之新余、崇仁,浙江之椒江、嵊县,山西之大同、长治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“洑”乃水名,江苏有洑溪,在宜兴; 湖南有洑水,在宁远。居此者或以水名为氏。《姓氏词典》音fù,不从。)
读音:Pǔkuí【综】 辽时人姓(33)。
读音:Chuòěrqídài元代色目人姓氏。乃元之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拙儿察歹”。
读音:Lài【源】 ①赖,子爵之国,蔡州褒信有赖亭(故城在今河南息县东北70里),即其地也,后为楚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2,17)。②清时满洲人姓,世居沈阳(23)。满族姓(
读音:Kěpín【源】 南北朝时太原人王雄,永安末从贺拔岳入关,授征西将军,北魏孝武帝西迁,授都督,封临贞县伯。西魏大统年进爵公,西魏恭帝拓拔廓,赐其姓可频氏(7,9,17)。【布】 今北方有此姓(9
读音:Shuāngguō【源】彝族姓。属尼祖川莫家支(375)。
读音:Fótú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。其注“佛图”据《姓氏寻源》 云: “习佛图之教,因以为氏,亦作佛屠、浮屠。”详见“佛图”、“佛”等条。
读音:Jūjiū【源】 少昊之官,司马者也(15,63)。
读音:Zúkègǔn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帝师帕克斯巴土番萨斯嘉人,足克衮氏(24)。
读音:Guàndōng【源】 嬴秦之后,见《姓考》(14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注引 《姓考》 云: “赢秦之后。”则当系出赢姓
读音:Húyùlǔ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乌拉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乌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