椽
【综】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
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【综】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
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yòu zǎi【源】 春秋时卫国之官有右宰,其世官者氏焉(7,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右氏(60,62)。【人】 右宰丑,春秋时卫大夫,涖杀州吁于濮(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
读音:Yuèzhì【源】 越质,鲜卑一部落之名,聚居平襄,其酋叱黎时为西秦乞伏国仁所破,至其子诘归率众降于乞伏乾归。故系以部名为氏(70)。【变】①亦作〔越质诘〕(6,12,19,27,60)。②后改
读音:zhōu【源】 ①州,周邑(故城在今河南沁阳东南40里),后属晋,食采于此邑者以邑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1,17)。一说,其故城在怀州武陟县,即今河南武陟(12,21)。②系自姜姓。周武
读音:Ténɡsǒu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孟连公信区公良村(161)。
读音:Yǒubí【源】 传说舜之弟象为有鼻氏,见翦伯赞《中国史纲》(63)。 【变】《孟子》作〔有庳〕(63)。有鼻即有庳,地名,在今湖南道县北,接东安界(87)。
读音:Lǐqiū【综】 黎丘丈人,后因氏,见《吕览》(17,62,63)。亦作〔黎邱〕(17,62)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历史上的复姓。”未详其源。(按:或作
读音:Tíng/Ty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东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
读音:hé【源】 ①相传为河伯之后,或河宗柏天之后(60,62)。 ②白(140)、东乡、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台湾(64,68,261)、广东新兴(316)、云南泸水(14
读音:Yì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湙,水名,《玉篇》有载,居者或以水名为姓。)
读音:Wòlǔ'nàtái【源】元时蒙古人姓(24,57)。元太宗时领蒙古十三支探马赤军官人,灭金之功臣阿术鲁,斡剌纳儿氏,子不花之后均称斡鲁纳台氏。故斡鲁纳台系斡剌纳儿氏之异译。【变】清《续通志·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