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sì

【源】 系自子姓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【望】 荥阳(17,418)。【布】 台湾台北(64,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四水,春秋时越王勾践之臣,献取吴之策(21,62)。四象,宋庆元年间知汀州(15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颇广,山西尤多。今云南之泸水,广西之灌阳,山西之太原、长治、运城、临汾、朔州及吕梁地区均有。汉族,傈溧族有此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路史》注云: “子姓有四氏。”

春秋时越有四水; 宋代有四象,庆元年间为汀州知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Chái柴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春秋时齐国有高柴,为孔子弟子,其孙子高举,以祖父名为姓氏。二是少数民族改姓。柴姓发源于春秋时齐国的高邑(今河南禹州)。西汉时柴姓在

  • 尚攀

    读音:Shàngpān《姓氏词典》引《明史》收载,其注称: “明有尚攀安知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尼爾吉

    读音:Níěrjí达斡尔族姓氏,出自墨尔迪音“哈拉”。后或改单姓“莫”,盖取其“哈拉”之首音谐以汉字 “莫” 而得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氏·达斡尔族》。

  • 读音:Cú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 【布】河北乐亭(334)、山西汾阳(278)、台湾南投(64,68,261)、北京、宁夏中宁等地均有此姓。 【人】存光孙,宋时四川富顺人,宝祐年间

  • 增藺

    读音:Zēnglì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宋史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宋有增蔺毡单。”未道其详。

  • 訛七

    读音:Éqī【源】 西夏人姓(95)。

  • 赵阳

    读音:zhào yáng卫公子赵阳之后。(见《潜夫论》)赵阳氏,姬姓,卫公族有赵阳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族为氏》)

  • 读音:Xíng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载,其据汉《刘宽碑》注云: “以地为氏,或以水为氏。”战国时有荥阳邑,在今河南郑州市西; 又有荥泽,即 《禹贡》之荥陂。在今

  • 读音:Rǔ【源】 北齐时人姓,见《姓觿》(17,62)。或系库傉官氏所改。【人】 傉伏。北齐人(17)。傉怀志,宋时宦官(7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康熙字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未详其源。(按: 查《康熙字

  • 读音:lì【源】 ①西羌姓荔非氏后改为荔氏(60,62)。②或大荔戎(西戎一支)之后有荔氏(60)。③鲜卑大人荔游之后(60)。④西夏人姓(40)。【变】 亦作〔茘〕(21,62,80)。【布】 四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