喀稿
【综】 苗族姓。贵州凯里(旧炉山县)有此姓(116)。
【综】 苗族姓。贵州凯里(旧炉山县)有此姓(116)。
读音:Tǎtǎěr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答答儿歹”,又有“塔塔歹”。《续通志》疑二者为一姓之别译,故合二为一,以与
读音:Lí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2,80)。或为黎姓所改(91)。【布】 古时淮南有此姓(12,80)。今四川成都有此姓(91)。罕见姓氏。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 或作“䔧”。其
读音:Fù【源】 舜迁国于负(故城在今河南登封西南),其后以国为氏(17,60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山东新泰(359)、陕西城固(383)、内蒙古乌审旗(369)、山西广灵(391)等地均有
读音:Gǔbǐng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据 《穆天子传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历史上的罕见复姓,后改为骨氏。”《姓氏词典》引《中国姓氏汇编》亦收。《姓氏考略》引作“骨ᘶ
读音:Zhuó【源】见《广韵》(239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辽史》收载,“辽有酌古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Ālèpǔ彝族姓氏。“勒” 有赐封之意; “阿勒普”,乃帝赐氏族,即凤土司之族名。或以族名为姓。又,其先因功受明朝赐姓“凤”。后因乱改姓“那”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彝族》。
读音:Quē/Chiue, Chywe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Ādān【综】 北魏时改代北阿单氏为单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6,12,27,7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注云: “代北人姓,后改为单氏。”代北,
读音:Qíbǔchuòbǔ【综】 清正白旗满洲领催哈番保之妻为齐卜绰卜氏(260)。又,正蓝旗满洲鸟枪护军法禄之妻为七布朱布氏(260),〔七布朱布〕似即齐卜绰卜之异译。
读音:Zhāsàkè【综】 清镶白族蒙古马甲巴图之妻为查萨克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