吐伏盧
【综】 北魏时改代北姓吐伏卢氏为卢氏(17,27,60)。亦作〔叱伏卢〕(9,17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注云: “代北姓。后改为卢氏。”
【综】 北魏时改代北姓吐伏卢氏为卢氏(17,27,60)。亦作〔叱伏卢〕(9,17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注云: “代北姓。后改为卢氏。”
读音:Wēngguōlǐ清代满族姓氏,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清初,满八旗之镶白旗人古英,即姓此氏,世居甯衮郭罗地方。
读音:mò yí【源】 系自子姓。春秋时宋公子目夷之后。墨目音转,目夷为宋襄公兹父之庶兄(7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黑夷〕(17)。【人】 墨夷须,春秋时宋襄公子,为大司马(11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
读音:gōng zhòng【源】 战国时韩公族有公仲氏(60,62)。【变】 《史记》作〔公中〕(17)。【人】 公仲连,战国时晋人,赵烈侯赵籍以为相(17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
读音:Géyuèlè【综】清镶白旗满洲马甲萨临保之妻为格岳乐氏(260)。
读音:yá【源】 西夏吐蕃族崖氏,后去山改为厓氏(60,62)。【布】清时四川有此姓(60),今大陆仍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厓成,明时邛州大足人,永乐中举人,任知府(15,21,24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
读音:Là【源】 ①涝河在陕西户县西南,出终南山涝屽谷上,有沙滩30里。相传,宋、元间腊姓居此,见《拍案惊异记》(63)。②白(138)、傈僳(149)、纳西(224)、东乡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布】 安
读音:Duōxīng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讷殷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清满洲镶黄旗中有多欣氏(259),清驻防达虎里镶白旗、镶蓝旗中均有多新氏(259,260),正黄旗满洲闲散哈迪
读音:Bādū/Bagatu【综】 一作〔拔都〕,系蒙古人封号,清时称把土鲁(巴图鲁),以号为氏(33)。八都、拔都(Bagatu)均为蒙古人名字的组成部分,如南台中丞八都儿,丹阳县达鲁花赤拔都儿(3
读音:Lújiā【综】 清正红旗蒙古鸟枪护军二达色之妻为卢佳氏(260)。
读音:Yǎdān【源】 清时库页岛上费雅喀人姓(429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