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Jiānglǘ【源】 系自嬴姓。战国时秦公子将闾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(7,17,60)。【望】京兆(418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
读音:Fángfēng【源】 ①源出漆姓。古诸侯汪芒氏之君,其后有防风者,强狠不顺,禹合诸侯于涂山,防风后至,禹杀而戳之。子孙为长狄(春秋狄人一支,活动于华北地区)大人。南北朝时南中(故城在今河南叶县
读音:dàng【音】 又音党(Dǎng)(17)。【源】 西羌姓。晋末后秦姚弋仲之将瓽耐虎之后(7,17,70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【变】 ①今有改为党氏者(78)。 ②亦作〔
读音:Āfú【综】 北魏时阿伏氏改为阿氏(7,27,62)。阿伏似即阿伏干之省译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北魏有阿伏至罗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Lùbìng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唐书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唐有鹿并遏粉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juàn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周敬王之子封于鄄(故城在今山东鄄城北)。为鄄氏(60,62)。【望】 曲沃(261)。【人】 鄄子士,春秋时卫大夫(7,11,17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忻州
读音:Huā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12)。古有讙国,见《国名纪》。齐人归讙是也,见《左传》。因氏(17,26,62)。讙即下讙,春秋时鲁邑(故城在今山东肥城西南)(21)。【变】 一作〔酄〕(17
读音:wū sūn女真姓。▲<金>乌孙讹论,善骑射,石垒部族节度使。
读音:Tià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河南汤阴有此姓(292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阳泉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Chēfēi【源】 北魏献帝次兄为普氏(一说为普乃氏),孝文帝时改为周氏,至金水公周摇,周闵帝赐姓车非氏(7,12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,鲜卑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