勿吉
【源】 勿吉,古族名,北魏时分布在今松花江、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中下游,东至日本海,南抵长白山,与高句丽相接。隋唐时称靺鞨。以部为氏(60,62)。
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金史》注云: “金之先出靺鞨氏。靺鞨本号勿吉。古肃慎地,在后魏曰勿吉; 在唐曰靺鞨。是以国为氏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称: “靺鞨,中国古代民族名,源于肃慎,五代时称女真,分布在松花江、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中下游。”
【源】 勿吉,古族名,北魏时分布在今松花江、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中下游,东至日本海,南抵长白山,与高句丽相接。隋唐时称靺鞨。以部为氏(60,62)。
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金史》注云: “金之先出靺鞨氏。靺鞨本号勿吉。古肃慎地,在后魏曰勿吉; 在唐曰靺鞨。是以国为氏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称: “靺鞨,中国古代民族名,源于肃慎,五代时称女真,分布在松花江、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中下游。”
读音:Cí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3)。【布】 台湾台中、高雄(64)、江西丰城(357)、萍乡(371)、湖南湘潭(373)、贵州赤水(442)、四川乐山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
读音:shè lì【源】 唐时北番部落有舍利部,以部为姓(7,12,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李氏(12,21)。【人】 舍利阿博,唐时龙朔中左卫大将军(12,21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
读音:Cóng/Tsorng,Tsung【源】 賨、琮、悰,三字俱姓,见《氏族博考》(16)。
读音:Biāo/Biau,Byau【综】源出不详。山东新泰(359)、台湾新竹(64)等地均有此姓。
读音:Jiá【源】 ①周成王定鼎于郏鄏(故城在今河南洛阳西,居者以为氏(15,17,21,60)。②春秋时郑大夫郏张,其先食采于郏乡(故城在今河南郏县),以邑为氏(6,7,9,12,60)。③春秋时楚
读音:Zébié【综】 哈尼族姓。世居云南金平,汉姓普(137)。
读音:Kuī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曹玉林、鄂木尔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 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《中国姓氏集》亦载,其注云: “极罕见姓,唐
读音:A-kuí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金肯家支,四川甘洛有此姓(375)。
读音:Huānuǒtè【综】 清驻防察哈尔正蓝旗中有花诺特氏(259,260)。
读音:Chìhétū【综】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落,以部为姓(42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