俱羅
【综】 晋末十六国后秦(姚秦)时姓,后改为俱氏(60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,其注 “俱” 姓云: “当为俱罗氏所改。”可知有复姓俱罗氏。未详其源。《姓氏词典》音jùluó。
唐代有俱罗·勃。
【综】 晋末十六国后秦(姚秦)时姓,后改为俱氏(60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,其注 “俱” 姓云: “当为俱罗氏所改。”可知有复姓俱罗氏。未详其源。《姓氏词典》音jùluó。
唐代有俱罗·勃。
读音:Suō【源】 或为娑婆氏所改(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唐书》收载。其注称: “唐代有娑固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chú晋魏锜食采亍吕,又食采于厨,故吕锜称厨武子,后人以为氏。(见《姓氏寻源》)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,或作 “厨”。其注“厨”引 《姓氏寻源》云: “晋魏锜食采于吕,又食采于厨,
读音:Gònggǎ现行藏族“姓氏”。或作“贡嘎”,雪山之意。今四川之理塘有分布。此姓系理塘县公安局提供。藏胞常用 “贡呷××”为名字,遂有人依汉族姓名构造习惯来认识“贡呷××”,以“× ×
读音:Yáo【综】源出不详。江苏武进(314)、天津宝城、陕西富平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长治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Gāoji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三派,出辽阳、盖州、吉林乌拉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高氏(180)。②广厚,原姓高佳氏,清镶黄旗人,乾隆、嘉庆间累官甘肃按察使及湖
读音:Chú【源】①晋魏錡食采于吕,号吕錡,又食采于厨,故称厨武子,后人以为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②厨,春秋时宋邑,因氏,见《姓源》(17)。 【望】河东(17,418)。 【变】亦作〔厨
读音:sù shā【综】 古有善渔者宿沙渠子(17,62)。古时宿、夙二字相通,故亦即夙沙氏,又作质沙氏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即 ‘夙沙’。‘宿’、‘夙’
读音:Tán谈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。周封殷帝乙长子微子启于宋,传国三十六代至谈君,后为楚所灭,子孙以国为姓,相传姓谈。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周有大夫籍谈,其后亦有谈氏。三是
读音:Huáxīhǎěr【综】锡伯族姓。系清驻防新疆伊犁之满洲锡伯部后裔,汉姓为华(201)。锡伯族姓氏。后改单姓“华”,盖取华西哈尔氏之首音,谐“华”而得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锡伯族》。
读音:Huòěrlè现行裕固族姓氏。来自唐代回纥内宰相族姓“胡咄葛”,本部落名,以之为姓。或作“呼朗嘎特”、“贺朗格”、“虎那格”等,或取其首音谐“贺”而为单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