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青琐高议

青琐高议

后集各十卷。宋刘斧(约1073年前后在世)撰。刘斧,字里,生卒年均不可考,生平事迹亦知之不多。人称刘斧秀才,足迹曾遍及太原,汴京,杭州各地,推测他早年时代当在北宋仁宗年间,后期生活当在哲宗赵煦或更后一些时代,他的先人可能曾做过狱官之类的事情。著有《翰府名谈》和本书。《青琐高议》是一部包含有杂事,志怪和传奇以至论议的笔记小说集。从内容看这部书是比较庞杂的,但集中记叙,依类编辑。例如后集卷一记医、卜、相、画;卷二记名公大臣;卷三卷四多记异物和冤报;卷五传奇;卷八记科第荣耀;卷九记龙鹿鱼蛇等等。前集虽分类不如后集整齐,但大体上也可以看出分类的编法,所以集中不少文字并非作者自撰,而是从前人著作中摘抄的,如前集卷三《李涎女》即抄自《搜神记》。书内传奇有作者姓名的约十余篇,由于刘斧的撰辑,使我们得知了更多的宋传奇作者。刘斧也当算是传奇作者中的一个。本集内的文字,不管是志怪还是杂事,总有一个因果关系贯穿在当中,这显示了理学盛极的宋代小学非含有教训就不足道的风气。所以作者特别在有些篇后设“议曰”(书名“高议”亦因此)。书中记载释家的顿悟和道家的故事,也占相当数量。书内的传奇作品,其题材也仍以男女问题的为多,尤多写娼妓。传奇的体式保持了唐传奇的遗风,但也受到了宋代习俗的浸润,有话本的苗头,对后来的戏曲也有很深的影响,在宋人小说中不失为一部重要的总集。有董氏诵芬室刻本,明张梦锡刻本,万历刻本,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本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成均讲义

    无卷数。清孙嘉淦撰。孙嘉淦详《春秋义》条。此书是嘉淦任国子监祭酒时所作,目的在于阐发朱熹《四书章句集注》之义。书中格外推崇朱子格物之说,认为欲致知、诚意、正心,必自格物始。又以为读书不过格物之一途,作

  • 滇行日记

    二卷。清李澄中撰。李澄中,字渭清,号渔村,又号雷田,诸城(今属山东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康熙十八年(1679)召试博学鸿词,官至翰林院侍读。著述颇多,除本书外,尚有《游桃源山记》、《白云村文集》、《滇南集

  • 文章鼻祖

    六卷。清杨绳武撰。杨绳武,字文叔,长洲(今属江苏)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康熙五十四年(1715)进士,官翰林院编修。有《古柏轩集》、《文章鼻祖》等。本书共六卷,所录六代以前诗文十四篇,各为评注。一《尧典》

  • 尹都尉

    见《尹都尉书》。

  • 孙子

    一卷。孙武撰。孙武字长卿,春秋末年齐国乐安(今山东惠民)人(此据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)。生卒年不详,约与孔子同时代。孙武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,据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记载:“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。阖

  • 孝经通释

    十卷。清曹庭栋(1699-1785)撰。曹庭栋,详见《易准》条。该书为主古文,而以今文附载于下。其辑注则征引广备,辑录了唐五家、宋十七家、元四家、明二十六家、清十家,旁征诸说又有十二家之说。《孝经》词

  • 枫山语录

    一卷。明章懋(1437-1522)撰。章懋字德懋,号暗然子,晚号谷滨遗老,兰溪(今属浙江)人。成化二年(1466),会试第一名。选为庶吉士,授编修。会上元内宴,命作灯诗,他不奉诏,且以疏谏,被贬为临城

  • 杜律注评

    二卷。明陈与郊(1546-1612)撰。陈与郊字广野,号隅阳,别署玉阴仙史,亦署高漫卿。生平详见《檀弓辑注》辞目。是编对无张性《杜律演义》略施评点。每首皆有旁批,注文亦时有涂乙。大致皆刘辰翁之绪论。《

  • 北使纪略

    一卷。清陈洪范(生卒年不详)撰。该书记明季南都左都督陈洪范与侍郎左懋第奉使至北事。洪范私输款于摄政王,贾左萝石得自脱归,遂为北朝反间。南都破,入浙力劝潞王投降,及清兵至,遂迫使潞王降清。此为其南还时饰

  • 元诗选癸集

    十卷。清顾嗣立(1669-1722)选辑,门人席守朴订补,席世臣辑刊。席世臣,生卒年不详,为顾氏门人席守朴之子,约嘉庆时人,籍隶江苏。其他无闻。顾嗣立曾在清康熙年间编成元代诗歌总集《元诗选》。其集分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