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零陵县志

零陵县志

十五卷,附补遗一卷。清稽有庆修,刘沛纂。稽有庆,字伯润,江苏无锡人,举人,曾任零陵县知县。刘沛,龙山人。《零陵县志》光绪二年(1876)刻本,共十五卷,附补遗一卷,分为:卷一地舆,其子目曰星野、疆域、山川、形势、墟里、沿革、古迹、陵墓、物产。卷二建置,其子目曰城池、街巷、官署、仓库、公廨、坊表、津梁、邮铺、藩封。卷三祠祀,其子目曰坛庙、寺观。卷四田赋,其子目曰户口、赋税、盐政、积储。卷五学校,其子目曰规制、学额、学租、书院、风俗。卷六官师。卷七选举,其子目曰科目、荐举、例纳、封荫。卷八至卷十一人物,其子目曰孝义、忠义、儒林、文苑、仕绩、流寓、隐逸、方技、仙释、耆寿、列女、寿妇。卷十二事纪,其子目曰兵制、寇变、祥异。卷十三至卷十四艺文,其子目曰书目、金石。卷十五以杂记、补遗终焉。此志虽承袭旧志而作,而体例适当改动,其较旧志故实增而卷帙约。山川条贯源流,考证详尽,且附录前人题咏,俾资省览,不类寻常循名铺叙。其艺文于前贤著述搜采详备,于书目下必有所注释,或载其序文。金石则于唐碑宋碣靡有遗漏,不独系其时代,注其存佚,必更悉明所在之地,亦别具卓识。杂记所缀,皆取能补史事励末俗之文词,力辟荒诞鄙俚之语,则尤为可贵。该志尚有民国二十年(1931)郑桂芳、吴文增增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字学正本

    五卷。清李京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李京字元伯,高阳(今属河北)人。是书以小篆为本,正偏旁之不正者,故名“正本”。其所辨正者,多得之于周伯琦《六书正讹》和张有《复古编》。如《复古编》“崇”字下注云:“别作‘

  • 起信论一心二门大意

    一卷。梁释智恺(535586)撰。智恺,俗姓曹,住杨都寺,受业于法泰,后依真谛三藏。于天嘉四年(563)翻译摄论,次年翻译俱舍,并作疏注经,共达上百卷。《起信论》,全称《大乘起信论》,印度马鸣著。梁真

  • 刘氏切韵指掌

    二卷。刘廷遴编。廷遴字幼哲,昌平(今北京市昌平县)人。卷首有赵汝涌、谢鸿宾序文。刘氏在“凡例”中说:“本编系遵《等韵》(宋人作)、两《元音》(旧本唐山樊凌虚于康熙朝著,剔弊本繁阳赵丹宸于嘉庆中叶著)、

  • 平津馆鉴藏书籍记

    三卷。补遗一卷,续编一卷。清孙星衍撰。孙星衍,详见《孙氏祠堂书目》。该书是由洪颐煊协助整理的孙氏题跋汇编,叙述古籍版本情况。卷一收录宋版及元版书;卷二收录明版书;卷三收录旧影写本、影写本、外藩本。嘉庆

  • 舫庐文存

    五卷。首一卷。清张寿荣(生卒年不详。)撰。张寿荣字鞠龄,镇海(今浙江宁波)人,同治举人。张寿荣始学于定海黄薇香先生门下,其学自辟境界,学习训诂音韵之学,前后近十载。又致力于宋人义理学说。著有《舫庐文存

  • 文选补遗

    四十卷。宋陈仁子(约1279年前后在世)编。陈仁子字同俌,一作同甫,号古迂,湖南茶陵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咸淳十年(1274)漕试第一。宋亡后不仕。著有《牧莱脞语》。书前有庐陵赵文序,谓《文选》不当收《封禅

  • 豳风广义

    三卷。清杨屾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杨屾,字双山,兴平(今陕西兴平县)人,平生从未出仕。杨屾从《诗经·豳风》中的诗出发,认为陕西一带古时曾养过蚕,顽固坚持陕西气候条件不适合养蚕的看法是错误的。杨屾为了求得实

  • 易义别录

    十四卷。清张惠言撰。作者收录了孟氏易四家即孟喜、姚信、翟元、蜀才,京氏易三家即京房、陆绩、干宝,费氏易七家即马融、宋衷、刘表、王肃、董遇、王廙、刘瓛。就释文集解及他书所引之内容分别辑成别录,以著其源流

  • 大学申义

    三卷。清左钦敏撰。是书为勘正真德秀的《大学衍义》所作,为别于《衍义》,故名为《申义》。《大学》言:“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”。而真氏序目分:帝王为治之序,帝王为学之本。前者仅证明《大学》纲

  • 释范

    一卷。清廖平撰。该书是廖平所撰《穀梁春秋外编》中的一种。大体上在于补充范宁《春秋穀梁传集解》的疏略,纠正范注之误,提出自己的看法。可参见《重订穀梁春秋经传古义疏》条。该书有清光绪十一年(1885)刊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