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闽侯郭氏家集十三种

闽侯郭氏家集十三种

三十七卷。清末民初郭则沄(1881-1922)编。郭则沄,字啸麓,号蛰云,又号蛰园,别署遁圃老迂、龙顾山人、云淙花隐。室名栩楼、枕石楼、龙顾山房。原籍福建闽侯,生于台湾,长于北京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年)进士。清末历任温州、处州兵备道员。辛亥革命后历任北洋政府总统府秘书长、铨叙局长、侨务局总裁。1922年退职后寓居天津,参加文学团体须社。十二岁即学诗,晚年更肆力为诗。何振岱称其前期之诗“流畅华赡若高岩出云,古涧飞湍,略无滞机涩响也”。后期之诗“变为幽渺,为沉郁,为激楚苍凉之音。又若策骑穷边,观落日平沙,不胜其怅惘”(《〈龙顾山房诗集〉序》)。著有《龙顾山房诗集》、《龙顾山房诗续集》、《龙顾山房诗余》、《龙顾山房诗余续集》、《龙顾山房骈体文钞》、《龙顾山房诗赘集》、《庚子诗鉴》、《庚子诗鉴补》、《十朝诗乘》、《红楼真梦》、《归德述闻》、《洞灵小志》、《洞庭续志》、《清词玉屑》等。此书乃则沄编其曾祖以次三世诗文等著作,刊以行世。前无总名,亦无序例,当系陆续付刊,尚未汇编为一帙。计收其曾祖柏荫诗文四种。祖式昌诗一种。叔祖传昌诗一种。其父诗文五种。柏荫,字远堂,所为诗原有刻本。此本为则法父所手录,与刻本颇有异同,复增录三十余首。式昌曾官于工部,复出官浙江。传昌,字子冶,尝官于广东,所为诗词,均不甚多。然式昌所作,颇富情文,兼饶福泽。曾炘,字匏庵,进士,历官礼部。并直枢要所为诗曰《匏庐诗存》、曰《匏庐剩草》、曰《再愧轩诗草》。其诗婉至,颇类元遗山,而沈厚又似顾炎武。又以读诗大小雅篇,感于事局之纷纭,及人情之险阻,撰为《变雅断章衍义》。复集儒者身心之学,散见于群籍者,编为《楼居偶录》。本集有十三种:《石泉集》四卷、《天开图画楼文稿》四卷、《口口言》六卷、《续口口言》四卷、《说云楼诗草》二卷、《惜斋吟草》二卷、《惜斋词草》二卷、《匏庐诗存》九卷、《匏庐剩草》一卷、《再愧轩诗草》一卷、《变雅断章衍义》一卷、《楼居偶录》一卷。有民国十八年(1929)郭氏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易观澜

    无卷数。清乔大凯撰。乔大凯字颐庵,济宁州(今属山东)人。乾隆十八年(1753)举人。此书每彖爻之下都先列《本义》、程《传》,次列诸儒旧说,而以己意加以折衷。其所采掇,不出习见之书。间有自出新义的,如说

  • 说文新附通谊

    二卷。清毛际盛撰。参见《说文述谊》。钱大昕尝云:“《说文新附》,徐鼎臣奉诏增入,非得已也。如‘经典通用某’,‘古通用某’,皆示有不必附之意,有业自纠正者。”毛氏本其师钱氏之说,对《新附》字博引古籍,加

  • 梵纲菩萨戒经义疏

    二卷。隋代释智撰。智生平事迹详见《维摩诘所说经文疏》辞条。《梵纲菩萨戒经义疏》是注解姚秦鸠摩罗什所译《梵纲经》下卷的经解。该经义疏不完全依从天台五重玄义疏经定势,而采三重玄义。即释名、出体、料简。在释

  • 续明纪事本末

    十八卷。清倪在田(生卒年月不详)撰。倪在田,字子新,又字田甫,号苕村,江都(今江苏江都县)人。诸生,留心南明史事,著有《扬州御寇录》等。《续明纪事本末》,为《明史纪事本末》续编,体例悉同。对史料广泛搜

  • 续高士传

    五卷。清高兆撰。高兆字云客,侯官(今福建闽侯)人。幼年客居江左,后返回故乡,布衣终身。生卒年不详。著述除本书外,尚有《荔社纪事》、《启祯宫词》、《观石录》等。《续高士传》是继皇甫谧《高士传》以后又一部

  • 春秋合诚图

    不分卷。清黄奭(详见《汉学堂丛书》)辑。该书是《春秋纬》之一,又名《春秋纬合诚图》、《合谶图》。多叙古帝王之事。天人感应,以诚相通,人神相感,以图示意,故名《合诚图》。篇中言黄帝、赤帝的形貌以及受命符

  • 梁京寺纪

    一卷。不著撰人。此记无著述时间。此记升元寺条中,记载李玉时期升元阁仍存在,此梁朝文物,故推断此记为宋代初年手笔。是篇记梁代诸寺院,文笔雅洁。唐代释清澈著《金陵寺塔记》30卷,收入《唐书·艺文志》中,是

  • 毛诗订诂

    八卷。附录二卷。清顾栋高(1679-1759)撰。栋高字震沧,一字复初,晚年治《春秋》,又自号左畲。无锡(今江苏无锡)人。康熙六年(1721年)进士,授内阁中书。乾隆十五年(1750),赐国子监司业、

  • 说文段注订补

    十四卷。清王绍兰(1760-1825)撰。绍兰字畹馨,号南陔,晚年自号思惟居士,萧山(今属浙江)人。乾隆五十八年(1793)进士,官至福建巡抚。学以许慎、郑玄为宗,于《仪礼》、《说文》致力尤深,著述宏

  • 西村集

    八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明史鉴(1434-1496)撰。史鉴字明古,因家居西村,人称西村先生,江苏吴江人。他隐居不仕,终身布衣。王恕巡抚江南时,闻其名,延见之,与其讨论时政,史鉴指陈利弊,王恕非常佩服其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