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长治县志

长治县志

①八卷。清于公胤、姜宣纂修。于公胤字星沙,湖南善化县(今长沙)人。副贡生,顺治十八年(1661)任长治县知县,后升刑部主事。姜宣字西岩,湖北武昌县(今属武汉)人,进士出身,康熙八年(1669)任长治知县。按长治县志,始成于明嘉靖中,百余年间,无人续修,此书纂于康熙六年,未之梓而公胤离去,越六年,知县姜宣始为刊行。《长治县志》康熙十二年(1673)刻本。此志拾摭颇繁,尤详于藩邸幕佐之事,体裁尚为雅正,精备可读。②二十八卷,首一卷,末一卷。清吴九龄修,蔡履豫纂。吴九龄字景文,江苏沐阳人,出身贡生。乾隆二十三年(1758)任长治县知县。吴九龄莅任后,适大旱民饥,劝谕富民,各出米粟,于城乡设厂八处,平粜减市价之半,董以绅士,钱归米主,民赖以安,重建文庙及节孝祠,三十八年(1773)升广西梧州知府。《长治县志》乾隆二十八年(1763)刻本,此编凡采撷资料,先稽之于成案,次准之于碑文,得之于访闻者,必广为咨询,以求其实。故利民济世资料较多。此志详细记载了从明到清潞绸的织机数,绸的产量、品种、花色,其中记述了顺治十七年织绸机户焚机罢市的事迹,又记载了全县一百五十余座煤窑的产煤情况,特别是《革里煤碑记》一文,成为山西煤炭史上的重要文献,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。在事迹篇中,详细记载了紫金梁、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入潞事迹,有一定参考价值。③八卷,首一卷,末一卷。清李桢、马鉴修,杨笃纂。李桢字干臣,贵州江口县人,出身举人,光绪五年(1879)任长治县知县。马鉴,桂林人,进士出身,光绪二十年(1894)任长治知县。杨笃详见光绪《山西通志》。邑志自乾隆二十八年(1763)重修后,又已百余年未续修。光绪五年(1879),李桢适奉纂修县志之檄,邀集绅耆,设局采访,是时事属初举,经费无出,县志未成编。继任知县徐德纯、蔡世佐,虽编纂既列,规模粗具,或以经费不足中缀,或以莅任未久去其官,因循十余年,而尚未告劂成功。光绪十八年(1892),知县自昶重振其事。旧稿之纲领甫挈,而又调任洪洞。后任马鉴又为赓续订证,始付锓梓,终成志。《长治县治》光绪二十年(1894)刻本。全书八卷首一卷末一卷,卷首有疆域图、四乡分图、山川图、城池图、街道、祠庙图、衙署、文庙图和八景;分为:卷一表:地表、晷度表、封爵表、职官表、选举表;卷二志:地理志;卷三建置志、祠祀志、学校志、赋役志;卷四艺文志、金石志;卷五传:史传、集传;卷六列传;卷七循政传、列女传;卷八记:大事记、风土记、杂记。卷末有捐资姓氏、跋。此志体例精核,记载详尽,为清代方志之佳作。其特点有四,一十分重视“图”、“表”,绘图用计里开方之法,绘表仿司马迁《史记》之法,旁行钭上,条分件系,整比年月,图表相辅,记载清晰;二艺文采用《吴郡志》例,诗文散载各门之下。采用旧籍,则详加注明;三誉抄之法,亦予重视,何者顶格,何者低格,均有严格规定;四艺文志下,列历代乡先辈之著述,并分经史子集四部,查阅十分方便。此编尚有民国修补重印本流行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纂补四书大全

    二十卷。清刘嗣固撰。刘嗣固字亦巩,一字正夫,先州(今河南潢川)人。著有《纂补周易大全》、《纂补四书大全》等。是书设为问答体,均本之于《朱子章句》、《朱子或问》、《朱子语类》及《朱子文集》,并融会贯通。

  • 公羊春秋何氏解诂笺

    一卷。清刘逢禄(详见《尚书今古文集解》)撰。刘逢禄治《公羊春秋》,他认为何休生于古文经学盛行之日,能廓开众说,整齐传义,条理精密,于是作《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》十卷,发挥何休《春秋公羊传解诂》的大义。他

  • 联句录

    五卷。明李东阳(1447-1516)编。东阳字宾之,号西涯,湖南茶陵人。李东阳著有《东祀录》。此其官翰林时与同年进士及同游士大夫联句之作。东阳自为序,而丹徒知县江夏王溥刊行,侍读学士莆田吴希贤复辑题名

  • 续文献通考

    二百五十四卷。明王圻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圻字元翰,上海人。嘉靖四十四年进士,历官陕西布政参议。以著书为事。著有《三才图会》、《稗史类编》、《东吴水利考》。本书为续马端临之《文献通考》,而稍加变更其门目

  • 谐声补逸

    十四卷。清宋保(生卒年不详)撰。宋保字定之,号小城,高邮(今属江苏)人。廪贡生,尝师事王念孙,好声音训诂之学。宋氏以为徐本《说文》多失六书谐声之旨,特撰是编以补其不备。是编一依《说文》次第为十四卷,篆

  • 梁书

    五十六卷。姚思廉(557-637)、姚察(533-606)撰。姚思廉,唐初史学家,字简之,吴兴武康(今浙江德清县)人,姚察是姚思廉的父亲,字伯审。在陈任吏部尚书,在隋做秘书丞,撰梁、陈二史,未成而卒。

  • 殷侍郎自订年谱

    一卷。清殷兆镛(1806-1883)自撰。兆镛字补金,又字序伯,号谱经,江苏吴江人。道光二十年(1840)进士。历任编修、侍讲、大理寺少卿、内阁学士、礼部左侍郎等官。光绪七年(1881)以病致仕。此谱

  • 禘祫觿解

    一卷。清孔广林撰。该书序言认为:“礼有五经,莫重于祭。”“祭人鬼莫大于禘祫。”禘祫之义,汉魏以降聚讼纷纭。《禘祫觿解》取汉以来诸儒禘祫之解,参考《大戴礼记》、《春秋》三传、《周礼》,辨禘祫之义。共计二

  • 苑洛志乐

    二十卷。明韩邦奇(1479-1555)撰。邦奇字汝节、苑洛,朝邑(今陕西大荔)人。是书首取《律吕新书》为之直解,凡二卷。前有邦奇自序,后有卫淮序。第三卷以下乃为邦奇所自著。其于律吕之原,较明人所得为密

  • 不易心堂诗集

    一卷。清吴獬撰。吴獬诗写性灵,无所宗主。卷中五古如《适意》、《堕牙》;七古如《刻刘宅竹上》、《吊李武生》、《九日同王梅二同年登高》、《戏赠王梅二同年》、《汉口喜谒峦丹阶》、《为张伯琴题魏午庄制府洞庭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