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金匮玉函经

金匮玉函经

八卷。汉张机(详见《伤寒论》)撰,晋王叔和(详见《脉经》)编。张机曾撰《伤寒杂病论》一书,久已散佚。王叔和将张机原著一部分整理编次为《伤寒论》。此书与《伤寒论》内容大同小异,虽文词或有不同,但意义皆通,所以有人认为此书与《伤寒论》实为一书,同体异名。晁公武、陈振孙两家皆未著录,唯《宋史·艺文志》有此书名,八卷,注王叔和集。宋时林亿等校上《金匮要略》序曾说:“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,臣奇等先校正《伤寒论》,次校定《金匮玉函经》,今又校成此书(按:指《金匮要略》)。”可见宋时确有此书,但此后罕有传本。此书卷一为证治总例,泛论医术,无伤寒序例;卷二首列辨痓湿暍,次辨脉,无平脉法;卷三、卷四为六经病形证治;卷五、卷六为汗吐下灸刺水等可与不可各条;卷七、卷八为方药炮制及诸方论。此书可与《伤寒论》参互阅读,对于了解张机原著思想有一定参考价值。有清昭远堂刊本,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酣古堂法书

    四卷。清穆大展刻。无卷数次序。其中收黄山谷《题武昌松风阁诗》一卷。鲜于困学草书一卷。祝枝山自书诗二卷。《松风阁诗》真迹原《三希堂法帖》所摹,此本与之大小相同,书则远逊。山谷书笔笔凌空,毫无俗韵,而此刻

  • 柞蚕简法补遗

    一卷。附图说十二条。清董祥熊(生卒年不详)撰。董祥熊在光绪末年任安徽劝业道。董在刊行自己的《柞蚕简法》一书之后,派人到河南鲁山进行调查柞蚕生产情况,将调查结果作为补充编入书中,并附有图,这就是《柞蚕简

  • 王制考

    四卷。明李黼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李黼无锡人。本书采古代经史中有关制度的部分,以《周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春秋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中凡属先王之法类编于前。以《史记》,《汉书》以下凡属后世之法类编于后。统为七

  • 九峰精舍辛卯集

    五卷。清王棻辑录。王棻曾主讲浙江黄岩县九峰精舍有年,此书即辑录其辛卯一年中课士之经解文章而成。共十七篇,多为长篇。其内容博赡,不拘汉、宋、元、明解经之说,颇有新意。如罗藻新“太姒为文王继室考”,此说始

  • 虚斋集

    五卷。明蔡清(1453-1508)撰。蔡清字介夫,号虚斋,福建晋江人。少从朱玭学,以善《易经》出名。成化二十年(1484)进士,官至江西提学副使,因忤宸濠,乞致仕,起南京国子监祭酒,命刚下而卒,昭谥文

  • 滋阳县志

    ①四卷。清李溁修,仲弘道等纂。李溁字禹门,直隶真定府高邑人,出身举人,康熙十年(1671)任滋阳县知县。仲弘道字开一,浙江桐乡人,曾任峄县知县。按滋阳即古兖州,从前无志,明嘉靖四十四年知县李之茂始创修

  • 阮子政论

    一卷。三国魏阮武(生卒年不详)撰,清马国翰辑。阮武,字文业,陈留(今河南开封市东南)人,官至清河太守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称有《阮子正论》五卷,《旧唐志》、《新唐志》作《政论》,《意林》著录《阮子》四卷,

  • 赏雨茅屋诗集

    二十二卷。《外集》一卷。清曾燠(1760-1831)撰。曾燠字庶蕃,号宾谷,江西南城(今江西黎川)人。乾隆进士。累官两淮盐运使。辑有《国朝骈体正宗》、《江西诗徽》、《朋旧遗诗合钞》、《邛上题襟集》等书

  • 辽海丹忠录

    八卷四十回。题“平原孤愤生戏草,铁崖热肠人偶评”。书首序署“翠娱阁主人”,孙楷第等据此推知作者为陆云龙,今有人以为作者实是陆云龙之弟。陆云龙,字雨侯,别号翠娱阁主人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生卒年不详,

  • 养新录

    二十卷,《养新馀录》三卷。清钱大昕撰。参见《十驾斋养新录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