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诗辨字略
三卷。清韩怡(生卒年不详)撰。怡丹徒(今属江苏)人,生平无考。是书就经传记文诸书所引毛诗,分辨其字之异者,而定所从,尤严于字体。认为凡经传中字而《说文》中无者,皆俗字,而尽量求其古文古字以订证之——或从古书中引证,或据意推断,或据义推断,所说甚当。且所辨说者,经文之外,不杂传笺,体式简明。有嘉庆刊本。
三卷。清韩怡(生卒年不详)撰。怡丹徒(今属江苏)人,生平无考。是书就经传记文诸书所引毛诗,分辨其字之异者,而定所从,尤严于字体。认为凡经传中字而《说文》中无者,皆俗字,而尽量求其古文古字以订证之——或从古书中引证,或据意推断,或据义推断,所说甚当。且所辨说者,经文之外,不杂传笺,体式简明。有嘉庆刊本。
一卷。清戴熙撰。熙字鹿床,号醇士,浙江钱塘人,道光十二年二甲进士。咸丰十年,太平军陷杭州,投池死。此书所考,大抵经义字学,间及金石文。说《诗·大东》,依《诗序》意,为谭大夫供亿周人过境之词。只是旧注於
三十六卷,清舒成龙修,李法孟、陈荣杰纂。舒成龙,字御天,直隶任丘(今河北任丘)人,官荆门州知州。李法孟,任丘人,官陕西西林县知县。陈荣杰,浙江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,举博学鸿词。州志可考者有王铢《荆门州
三卷。本书是明陆之箕、陆之裘兄弟合集。其中,陆之箕撰《长白山人集》二卷,陆之裘撰《南门续集》一卷。陆之箕,字肖孙,一字汝瞻,别号复泉,江苏太仓人,宏治中贡生。陆之裘,字象孙,号南门。贡生。官景宁县教谕
十卷。清孙梦逵撰。孙梦逵字中伯,常熟(今属江苏)人。乾隆七年(1742)进士,官至宗人府主事。此编不取陈抟先天诸图,深有考证。只是认为孔子作《彖传》以释彖辞,作爻传以释爻辞,世所称“小象传”乃是爻传而
一百零六卷。不著撰人名氏。《南河成案续编》清刻本,共一百零六卷,为续《南河成案》而编成。《南河成案》录取之案牍,止于乾隆五十六年(1791)。而此书则起于乾隆五十七年(1792)。与前书正好相继。卷首
五卷。韩诗外传附录一卷。清陈乔枞(1809-1869)撰。陈乔枞字朴园,福建闽县(今闽侯)人,曾任江西临江、抚州知府。《韩诗遗说考》为作者《齐鲁韩三家诗遗说考》之一种。作者传其父陈寿祺辑佚之说,续成《
① 三卷。清孔广林辑。本书没有序例,卷一、卷二为《尚书大传》之注,卷三为《略说》,卷末附有序目,其分篇也全部按照《汉书·艺文志》。所引传及注,也都一一注明出处,比二卢本更完善。陈寿祺极称孔本之善。不过
清江永(1681-1762)撰。永字慎修,西徽婺源(今属江西)人。康熙时诸生。博古通今,专心十三经注疏,于三《礼》之功尤甚,精于考证。弟子甚众、戴震等人曾受其学。著述颇丰,有《周礼疑义举要》、《古韵标
十四卷。刘玉瑷纂修。刘玉瑷,清乾隆间知砀山县事。砀山自明隆庆始有志,后有万历志、崇祯志,至清乾隆七年,前令郭浩四经纂辑。前志纲目未分,事文简错,阅者不无遗憾。刘玉瑷对前志详加考订,增辑补缺,仿《后汉书
六卷。清吴邦庆(生卒年不详)撰。吴邦庆,字霄峰,直隶霸州(今河北霸县)人。官至河东河道总督。吴邦庆家乡地势低洼,积水很多,能够种植水稻。吴邦庆便辑录前人农书中有关种稻的论述,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认识,写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