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读礼条考

读礼条考

二十卷。清王曜南撰。安徽婺源县人。生卒年及生平事迹皆不详。王曜南平生致力三礼。因礼书自汉郑玄以来异说蜂起,而宋儒则一反汉儒重考据的传统专重“理”、“义”。王曜南则吸取汉儒、宋儒各自的长处,尤推崇宋儒,清代学术继承汉人传统,多重考据、诋毁朱熹,而该书则以宋儒所倡的“义理”为主,不废考据,并多遵从朱熹之说:凡他说有异于朱子理论的则不采纳。该书综合三礼而为一书,各卷内容如下:卷一封建官制、卷二田赋军赋、卷四祭祀、卷五飨射、卷六婚冠、卷七宫室、卷八席考及宾馆考、卷九饮食、卷十冠服、卷十一车旗、卷十二丧礼、卷十三至十五乐律、卷十六乐、卷十七乐舞、卷十八附录仪礼叙略、卷十九祀飨补遗、卷二十礼经图。王曜南将三礼内容分门别类,读者可一目了然。然而,此书也有疏略处,如:卷一封建内首列九州,注明“兖春秋时为卫、郕、胙、燕四国”,但不讲明卫在春秋之初有朝歌等地实属冀州而非衮州,另曹之陶丘、宋之孟诸及郜、葛、鄫、滑、邗之地皆衮州而未列入。从内容安排看,著者似偏重于举业,《礼记》、《仪礼》皆重丧礼、丧服,此书则叙述过简,大概因为明、清两代乡试、会试命题不涉及丧礼、丧服。传世有道光二十九年(1849)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尔雅参义

    清姜兆锡《尔雅补注》又称,详见“尔雅补注”①。

  • 易略

    三卷。明陆梦龙(?-1634)撰。梦龙字君启,号景邺。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。万历三十八年(1610)进士,官至山东按察司副使,调陕西,任布政司参政,分守固原,抗击土寇时战死,赠太仆寺卿,事迹附见《明史

  • 刘子易■

    五卷。明刘伯生撰。此书只题《刘子易屩》,而不著作者名称、官职。前有一序,末署“万历庚辰冬十月辛亥弟伯燮顿首书”,由是知作者为刘伯燮之兄。此书不载于《明史·艺文志》,唯传是楼书目称,明刘伯生撰。《湖北通

  • 公羊方言疏笺

    一卷。清淳于鸿恩撰。鸿恩,字稚鹤,黄县(今山东黄县)人,贡生。书末有光绪二十八年自跋。宋代学者王应麟认为《公羊传》为齐人所作,故多齐地方言。清代学者阎若璩也持此说,并加以引申。淳于鸿恩认为《公羊传》中

  • 四书考异

    ① 一卷。清王夫之(1619-1692)撰。夫之字而农,号姜斋,衡阳(今属湖南)人。清著名思想家、学者,著有《读通鉴论》、《宋论》、《周易外传》、《尚书引义》、《读四书大全说》等。是书以许慎所引《古文

  • 孙辑虞翻周易注

    十卷。辑佚书,吴虞翻撰,清孙堂辑,载于《汉魏二十一家易注》中。虞翻字仲翔,三国吴会稽(今属浙江)人,孙权时官至骑都尉,其事见于《三国志》吴志本传中。其所作《易》注,《隋书·经籍志》及《唐书·经籍志》作

  • 易生行谱例言

    无卷数。清末民初廖平撰。据光绪《井研志·艺文志》载,廖平曾著《易类生行谱》二卷,此书不用京氏八宫法,而是以每卦内三爻为生,外三爻为行,合生与行,每卦为一图,由一图以推三十六图。今原书不存。此书是其例言

  • 离骚图

    不分卷。《四库全书简明目录》称一卷,《涉园鉴藏明版书目》作三卷。明萧云从(1596-1673)绘。萧云从,字尺木,号默思,一号无闷道人,晚年又号钟山老人,别号于湖渔人、石人、东海萧生、梅石道人、江梅、

  • 槐轩集

    十卷。清王曰高(约1673前后在世)撰。王曰高,字登孺,一字北山,号槐轩,生卒年不详。茌平(今属山东茌平)人。顺治十五年(1658)进士。授庶吉士。后改为给事中,历十七年多有建白。著有《槐轩集》。是集

  • 小匡文钞

    四卷。清毛先舒(1620-1688)撰。生平详见《声韵丛说》辞目。《小匡文钞》共四卷,为毛先舒晚年亲订的《思古堂十四种书》中的一种。前有自序,称“小匡文钞者,文皆小有所匡者也”,又称“求契于无心,怀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