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读礼丛钞十六种

读礼丛钞十六种

十六卷。清李辅耀编。李辅耀,生卒年不详,字幼梅,湖南湘阴人,同治庚午(1870年)优贡,光绪丙子副贡,官浙江候补道。事母至孝,当他的母亲徐氏去世守丧时,哀痛倍至,而动辄以古礼行事。将母亲灵柩安葬在长沙河西都绯珠塘,并筑墓庐,称之为“怀翼庐”。庐前有亭阁,后有堂、书屋、斋室、花园等。分别为之题名,小亭名依依,正堂名白云,书屋名寄梦,斋室名五思,花园名鞠园,以此寄托对已故母亲的思念。生平搜集整理清代一些理学名家张履祥、张骏祥、吴肃公、汪琬、毛奇龄、毛先舒、阎若璩等人评说古代礼仪制度的书籍,经过精心挑选、淘汰,获取十六种,编辑成书,名曰《读礼丛钞》,并刊刻行世。这套丛书对古代的丧葬等礼仪制度模糊不清的地方,或者历代学者对古代礼仪众说纷纭的问题,均作了比较全面的考释。这是古代丧葬礼仪之集大成者。目录:清张骏祥撰《丧葬杂录》一卷,清张履祥撰《丧祭杂说》一卷,清吴肃公撰《读礼问》一卷,清汪琬撰《丧服或问》一卷,清毛奇龄撰《三年服制考》一卷,清毛先舒撰《丧礼杂说》一卷,清阎若璩撰《丧服翼注》一卷,清吴卓信撰《约丧礼注传》一卷,清李文炤撰《家礼丧祭拾遗》一卷,清陈祖范撰《径咫摭录》一卷,清唐鉴撰《读礼小事记》一卷,清张华理撰《今制表》一卷,清张华理撰《丧服杂说》一卷,清周保珪撰《制服表》一卷,清周保珪撰《制服成诵篇》一卷,清周保珪撰《丧服通粹》一卷。有清光绪十七年(1893)湘西李氏刊本行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本经疏证 本经续疏 本经序疏要

    《本经疏证》十二卷,《本经续疏》、《本经序疏要》八卷。清邹澍(1790-1844)撰。邹澍字润安,号闰庵,武进(今江苏省常州市)人。博览群书,精诗文,通医理。著有《伤寒通解》、《伤寒金匮方解》、《医经

  • 金台残泪记

    三卷。题“华胥大夫著”,作者真名为晚清张际亮。张际亮(1799-1844)字亨甫,号华胥大夫,福建建宁人。道光十六年(1836)举人,因得罪权贵,被人目为“狂生”,一生不曾作官,放浪山水,出入歌楼剧院

  • 楚州丛书第一集

    二十三种,六十三卷。民国冒广生(1873-1959)编。冒广生字鹤亭,吴疚斋,江苏如皋人。光绪年间举人,官刑部郎中,入民国后,曾任上海太炎学院教授,建国后任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特约顾问。丛书原为淮上段朝

  • 五经通义

    一卷。题缺名。据《隋志》载《五经通义》八卷,无撰人名氏。《唐志》有《五经通义》九卷,题刘向撰。后汉曹褒又有《通义》十二篇。尚未能确考。此本共十七条,文多不全,大概是由辑集而成,只是不注明出处,见于群书

  • 南疆逸史跋

    一卷。清杨凤苞(1757-1816)撰。杨风苞字傅九,浙江归安人。诸生。经学小学,皆有根底。阮元在编《经籍纂诂》时,他就被邀参加了编纂。在文学方面也很有造诣,年轻时就以《西湖秋柳词》有名于时,七言诗歌

  • 九经图

    清杨魁植(生卒年不详)撰,其子文源(详见《根黄集》)增订。魁植字辉斗,长泰(今福建漳州)人。此书包括信州学官石刻《六经图》(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周礼》),再把《春秋》按三传分而为三,加

  • 长谷集

    十五卷。明徐献忠(1469-1545)撰。徐献忠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,其生平详见《吴兴掌故集》条。是集凡十五卷。赋一卷,诗三卷,文十一卷。嘉靖四十三年(1564),由松江府知府袁汝是与其乡士大夫筹金刻

  • 经字辨体

    八卷。清邱家炜(生卒年不详)撰。家炜字彤伯,号莲舫,顺天宛平(今北京市)人。嘉庆辛未进士,改庶吉士,散馆授编修,官至湖南沅州府知府。其他著述不详。本书是家炜为官沅湘时,因课士校艺,依据六书之义而作。书

  • 读易余言

    五卷。明崔铣(1478-1541)撰。铣字仲凫,一字子钟,安阳(今河南省安阳县)人。弘治十八年(1505)进士,官南京吏部主事,世宗时擢南京国子监祭酒,至南京礼部右侍郎。著有《文苑春秋》、《后渠庸言》

  • 说文部首笺正

    十四卷。近代宋育仁(生卒年不详)撰。育仁字芸子,别号问琴阁主,四川富顺人。光绪十二年(1886)进士,官翰林院检讨,充京师大学堂经文专科教习,著有《同文略例》、《小篆通》、《古文举要》与是编等。是编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