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说文古语考

说文古语考

一卷。清程际盛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际盛原名炎,字奂若,江苏长洲(今苏州市)人。乾隆四十五年(1780年)进士。著作尚有《说文引经考》、《续方言补正》等。此编乃是专门辑录考释《说文》中用以说解字义的古语之书。所谓古语,即程氏所谓方言,即当时的俗语。此书即以校正《续方言》的资料撰写而成。《续修四库提要》云:“多引前言稽譔其说,不参己见,虽于古声古训确证精疏犹多未逮,有待后人之补正,然其搜罗古义,……亦颇有裨于小学矣。”(杨钟羲)是书有乾隆五十五年(1790)活字版本。后有浙江德清傅云龙补正之,厘为二卷,是书成于光绪六年(1880),刊于十一年(1885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尚书中候郑注

    五卷。汉郑玄注,清孔广林辑。孔颖达《尚书正义》引《书纬》云:“孔子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,迄秦穆公,凡三千二百四十篇,定可以为法者,百二十篇。以百二篇为《尚书》,十八篇为《中候》。”刘向《七录》载有《中候

  • 畹香楼诗稿

    二卷。清梁兰漪撰。梁兰漪,生卒年不详,字素涵,号蓉溪,江苏江都人,太守汪剑谭母。此书前有钱大昕所作序言,书后附有汪佩珩《桐华吟馆诗存》。此书刊于光绪二十一年(1895)。

  • 九经考异

    十二卷,《逸语》一卷,一本作九卷。明周应宾(生卒年不详)撰。应宾字嘉甫,万历十一年(1583)进士,累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卒谥文穆。浙江鄞县人。此书考证九经异文,九经者指《四书》、《五经》。作者收集九经

  • 泰卦

    “泰,小往大来,吉亨。”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,上下交而其志同也。(1)内阳而外阴,内健而外顺,内君子而外小人。君子道长,小人道消也。

  • 春秋本例

    二十卷。宋崔子方(详见《春秋经解》)撰。崔子方认为:孔子《春秋》一书,编年以为体,举时以为名,著日月以为例。而日月之例又其根本。此书乃以《春秋》日月时之例分隶于例、变例二类之中,共十六门。本来《公羊》

  • 嵩山居士集

    五十四卷。宋晁公溯(约1147前后在世)撰。晁公溯字子西,巨野(今山东巨野县)人,生卒年不详。进士出身,曾为左迪功郎,知梁山军梁山县尉,涪州军事判官,施州通判,眉州刺史。公溯工文,以雄深雅健著称。王士

  • 吕氏春秋集释

    二十六卷。清许维遹(生卒年不详)撰。《吕氏春秋》为我国最早之系统的私人著作。有清一代,学者整理古书,对《吕氏春秋》之整理所得,分散于诸书之中,读此书时,苦难利用。许维遹乃遍搜众说,成《吕氏春秋集释》,

  • 溧水县志

    二十二卷,首一卷。清傅观光等修,丁维诚纂。光绪九年(1883)刻本。丁维诚,江苏溧水县人,光绪戊寅年(1878)贡生。此志卷首为序例、图说;卷一为天文;卷二为舆地;卷三为建置;卷四为封爵;卷五为官师;

  • 尚书旁注

    六卷。明朱升(详见《周易旁注图说》)撰。该书以经文大字居中,其解释字义、阐发意旨的文字则用小字书于经文之旁,故称《尚书旁注》。开后代经书旁注本之先。其书似为启蒙读本,较为浅近。但由于朱升通晓诸经、学力

  • 五经字学考

    五卷。清成端人(生卒年不详)撰。端人字友端,阳城(今属山西)人。此书分五经各一卷,每字先以训诂,并及形声,兼辨俗写之讹。但是引据不够淹博,考证不够精密。《四库提要》据山西巡抚采进本著录于《存目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