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说唐演义全传

说唐演义全传

十卷六十八回。不题撰人,署“鸳湖渔叟校订”,前有如莲居士序;亦有刊本题“姑苏如莲居士编次”。鸳湖渔叟当为嘉兴人,如莲居士当为苏州人,而作者究为何人,尚存疑。该书成书于清乾隆年间,比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稍晚,长篇历史演义小说,叙隋文帝杨坚立国至唐太宗统一天下一段故事。简称《说唐》,又名《说唐前传》。明清两代演述隋唐乱世英雄故事的讲史小说已有多种,如罗贯中的《隋唐两朝志传》,熊大木的《唐书志传通俗演义》,褚人获的《隋唐演义》等。而该书与其他写隋唐故事的最大区别,是突破正史局限,集中描写瓦岗寨诸将为中心的“十八路反王”、“六十四路烟尘”等一群乱世英雄,以武功排出十八条好汉,极富于英雄传奇色彩。对于作为历史背景的隋朝荒淫失政、各路英雄举兵反隋的历史必然性,该书也予以了必要揭示;同时立足于封建正统观念对唐王朝的立国也予以了宿命论的美化。但主要侧重于对秦琼、程咬金、尉迟恭、罗成、单雄信、王伯当、李元霸等英雄故事的描写。在写这些人的故事时,采用了大量以前同一题材讲史小说中所没有的民间传说,使情节曲折复杂、神奇多变,人物身上也附着了过多的理想化传奇色彩。该书结构比较松散,情节也有摹仿其他通俗小说之处,总体看它在文学史上不居太重要地位。但在民间流传甚广。至今日,世间传诵的秦琼、程咬金、罗成等人故事,多来自于该书。秦琼等英雄的武艺、兵器,在该书的基础上渐成定型,一直为民间说书人反复演编,并改编成多种戏曲,活跃在舞台上。这些影响,是该书最主要价值所在。有清乾隆癸卯(1783)刊本,嘉庆辛酉(1801)会文堂重刊本,圣德堂刊本,善成堂刊本(八卷,题《说唐前传》)。1961年,中华书局出版陈汝衡修订整理的六十六回本,题《说唐》。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重版修改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绥寇纪略

    十二卷。清吴伟业撰。吴伟业(1609-1672),字骏公,号梅村,别号鹿樵生,江苏太仓人。明崇祯进士,授编修,明末复社重要成员。清顺治时,充太祖、太宗圣训纂修官,后任国子监祭酒。本书约成于顺治九年(1

  • 黄州府志拾遗

    六卷,清沈致坚纂。沈志坚,字卓梧,湖北黄冈人,举人。夙好藏书,精于考证。曾著《三国地理志补》、《黄州府志证误》。其平时浏览古籍,凡有关黄州,考之旧志未采录者,辄自笔记,历数月而新志成。宣统二年(191

  • 音韵同异辨

    八卷。清单可琪撰。可琪字东圃,山东高密人。是编为防止考试误用韵字而编辑。旨在分辨韵字同异,所载俱系不同韵部兼收之字,或平韵兼收,或仄韵兼收,或平仄韵兼收。所释音义俱本《佩文韵府》及《康熙字典》,择其音

  • 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初编

    四卷(民国十七年拓本)。马衡(1881-1955)编次。马衡,字叔平,浙江鄞县人,曾任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兼研究所国学门导师,北京市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等职。著有《中国金石学概要》、《凡将斋金石丛稿》等。

  • 明尺牍墨华

    三卷。清黄本骥(生卒年不详)编辑。黄本骥字仲良,一字虎痴,湖南宁乡人。道光元年(1821)举人,官黔阳教谕。著有《圣域述闻》、《嵰山绀雪》等。入清以来社会上尚保存着不少有关明人的尺牍。黄本骥认为在短柬

  • 玉堂杂记

    三卷。宋周必大(1126-1204)撰。周必大,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,字子充,一字弘道,号平园老叟。高宗绍兴二十一年(1151)进士,中博学宏词。授徽州司户参军。孝宗时任起居郎,迁权中书舍人。历枢

  • 毛诗正义

    四十卷。汉毛亨传,郑玄笺,唐孔颖达疏。孔颖达(公元574-648)唐经学家,字仲达。冀州衡水(今属河北)人。生于北朝,少时曾从刘焯问学,隋大业(605-616)间被选为“明经”,授河内博士。到唐代历任

  • 鸥汀长古集

    二卷。《前集》二卷。《别集》二卷。《续集》一卷。《渔啸集》二卷。《顿诗》一卷。明顿锐(约1522年前后在世)撰。顿锐,字叔养,涿州(今河北涿县一带)人。正德六年(1511)进士,官代府右长史。锐少负诗

  • 胡文忠公传

    一卷。撰者不详。该书记胡林翼事。林翼字贶生,号润芝。湖南益阳人。道光进士。卒谥文忠镇压太平天国军的主要人物之一。书中认为林翼吏治勤敏,不如其用兵之坚定,而用兵又不如筹饷之精能,至于爱惜人才,护持大体,

  • 春秋属辞辨例编

    六十卷。清张应昌(1790-1874)撰。应昌字仲甫,钱唐(今浙江杭州)人。嘉庆庚午举人,官内阁中书。他认为《春秋》属辞比事,不必立例而义自见。他将汉唐迄于清朝诸儒训释与群籍中涉及《春秋》的共四百余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