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论语江氏集解

论语江氏集解

二卷。晋江熙撰。清马国翰辑为二卷。熙字太和,济阳(今山东济阳)人。为兖州别驾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载《集解论语》十卷,为江熙所解。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载《论语》十卷,也是江熙作《集解》。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中载江熙集解《论语》十卷。只有《经典释文·叙录》云十二卷。名为集解,是由于集十三家之解而得名。《论语》之学,自何晏撰《集解》,采孔安国等八家,此辑汉魏之说。江熙又撰《集解》,采卫瓘等十三家,此辑为晋人之说。皇侃撰《义疏》,以何书为主,参以江解。于魏、晋、宋、齐、梁又有增补,何晏《集解论语》,皇侃推广,邢昺之《正义》因藉皇疏而成。其学之所以未中断,江熙搜辑之功劳最大。皇疏于十三家言,虽未尽录,而卫缪等说采自江书,皇序可作证。该书有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春秋不传

    十二卷。清汤启祚撰。启祚字迪宗,宝应(今属江苏)人,著作还有《杜诗笺》等。作者以“不传”为书名,意谓此书于《左氏》、《公羊》、《穀梁》及胡安国《春秋传》四者之间无所专从,然而考察此书所说,其不从者只有

  • 珍珠囊药性赋

    见《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》。

  • 谷俭集

    一卷。晋谷俭(生卒年不详,约东晋元帝初年前后在世)撰。谷俭,字士风,湘州桂阳(湖南郴州)人。元帝初,经刺史甘卓举为秀才,策试高第,授中郎。谷俭少有志行,寒苦自立,博涉经史。终身不仕,卒于家。阮孝绪《七

  • 春秋三传驳语

    十卷。清毛士(详见《春秋三子传》)撰。自唐人陆淳述啖助、赵匡两家攻驳《春秋》三传之言,作《春秋集传辨疑》,一字一句,有意求暇,《春秋》学研究发生了很大转折,“春秋三传束高阁,独抱遗经究始终”(韩愈《赠

  • 妇人良方

    见《妇人大全良方》。

  • 玄鸟

    天命玄鸟,降而生商,宅殷土芒芒。古帝命武汤,正域彼四方。方命厥后,奄有九有。商之先后,受命晃不殆,在武丁孙子。武丁子,武王靡不胜。龙旗十乘,大是承。邦畿千里,维民所止,肇域彼四海。四海来假,来假祁祁。

  • 易引

    九卷。明方时化撰。时化字伯雨,安徽歙县人。万历二十二年(1594)举人,官至叙州府同知。方时化传其高祖方社昌之《易》学,著书六种,其子方庞汇辑合刊,该书就是其中的第一种。书共一百零一篇,前、后泛论易理

  • 历代循良录

    一卷。清孙蕙撰。孙蕙字树百,号泰岩,又号笠山。淄川(今山东淄博)人。顺治进士,官至给事中。生卒年不详。除本书外,尚著有《安宜治略》、《笠山诗选》等。《历代循良录》汇辑自秦汉至清初循吏、良吏事迹,只载县

  • 满律摭遗

    二十二卷。清沈家本撰。沈家本,见前条。是书前有沈家本自序,叙述编次原委。其卷一为总述目录,卷二为盗律、有韧略、恐猖、和买卖人、持质、受所监、受财枉法、贼伤等,卷三为贼律一,有大逆无道等,卷四为贼律二,

  • 道学渊源录

    一卷。清王植(详见《四书参注》)撰。本书分别记述从祀孔庙的先贤先儒的事迹、官爵,并考其从祀时间。其文大体因袭《阙里志》诸书,无所考证。而在卷首序文中,则与朱熹、陆九渊流派争之甚力。盖王植虽倾向于心学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