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六卷。清爱新觉罗·福临(见《御注孝经》)亲定。是书冠以御制序文及恭进皇太后表。内容以《礼记·内则》篇为本,论述妇道,并援引经史诸书以佐证推阐之。分八纲三十二子目:一曰孝之道,分事舅姑、事父母;二曰敬
一卷。清张丙嚞撰。张丙嚞详见《周易卦象》。此书是专门解释筮案之作。所收自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以及历代筮案见于记载者共四十四则,并逐条详解。尤其是对朱子启蒙所定筮例,张氏认为大多与古筮案不合,于是对其进行
一卷。明杨廷枢(?-1645)撰。杨廷枢字维斗,江苏长洲(今苏州吴县)人。崇祯庚午(1630年)乡试第一,为复社成员。顺治二年(1645年)清兵下苏州,犹服明衣冠,拒不剃发,巡抚土国宝执而三谕之,仍不
四卷。清林赞龙撰。林赞龙字云泽,侯官人。雍正四年(1726)举人。该书以发明大象为主,六十四卦各为一篇。以上下经分为二卷。而冠以纲领六篇为一卷。这六篇一是“发凡”,二是“象例”,三是“义理象数”,四是
四卷。明毛宪撰。毛宪字式之,别号古庵。正德进士,官给事中。有《古庵文集》。毛宪在谏垣共八年,所上共三十一疏,集前有乡试策一篇,《谏垣奏草》在《古庵文集》外单独刊行。
於皇时周!陟其高山,堕山乔岳,允犹翕河。敷天之下,裒时之对。时周之命。
一卷。明李日华(1565-1628)撰。日华生平事迹见《梅墟先生别录》条。该书又名《篷栊夜话》,主要记叙作者在万历三十八年(1610)礼神白岳的事情。其实只是一篇记文,中加诗歌相连属。文辞纤巧,乃才士
十一卷。宋郑伯谦撰。郑伯谦生卒年不详,字节卿,永嘉(今浙江宁波)人,初官修职郎,后为衢州府学教授。宋王与之撰《周礼订义》,首列宋代研究《周礼》者,共四十五家,并类编姓氏世次,郑伯谦为第三十一,居黄度、
一卷。清徐玺(约1736年前后在世)撰。徐玺字不详,号雷溪,进贤(今江西省南昌市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雍正七年(1729)拔贡。本编乃其文集。书前有吴士玉序,而卷中有祭士玉文,殆刻在序后。收入《四库全书
五卷。宋苏易简撰。苏易简,生卒年不详,字太简,梓州铜山(今四川中江县)人。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进士第一,才思敏捷,以文章知名,很受太宗赏识。曾先后任参知政事,以礼部侍郎出任邓州、陈州知州。其著作除《文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