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蒙古游牧记

蒙古游牧记

十六卷。清张穆纂,何秋涛校补。张穆(1805-1849)字诵风,号石州,山西平定人,道光十二年(1832)优贡生,十九年(1839)应顺天乡试,因不堪受辱而退场,遂绝意仕进,专心致学。何秋涛字愿船,福建光泽县人,道光年间进士,授刑部主事,擅长汉学,尤精地理学,著有《北徼汇编》、《王会篇笺释》等书。道光年间,张穆纂修《蒙古游牧记》,稿未成而疾卒。其友人何秋涛取其稿,补其未备,历时十年,始告竣。《蒙古游牧记》同治六年(1867)刻本。全书十六卷,分为:卷一内蒙古哲里木盟游牧所在(科尔沁、札赉特,杜尔伯特、郭尔罗斯);卷二内蒙古卓索图盟游牧所在(喀喇沁、土默特);卷三内蒙古昭乌达盟游牧所在(敖汉、柰曼、巴林、札噜特、阿噜科尔沁、翁牛特、克什克腾、喀尔喀左翼);卷四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游牧所在(乌珠穆沁、浩斋特、苏尼特、阿巴噶、阿巴哈纳尔);卷五内蒙古乌兰察布盟游牧所在(四子部落、茂明安、乌喇特、喀尔喀右翼);卷六内蒙古伊克昭盟游牧所在(鄂尔多斯);卷七外蒙古喀尔喀四部总叙,外蒙古喀尔喀汗阿林盟游牧所在(土谢图汗部);卷八外蒙古喀尔喀齐齐尔里克盟游牧所在(赛音诺颜部);卷九外蒙古喀尔喀喀鲁伦巴尔和屯盟游牧所在(车臣汗部);卷十外蒙古喀尔喀札克必拉色钦毕都哩雅诺尔盟游牧所在(札萨克图汗部);卷十一额鲁特蒙古总叙,阿拉善额鲁特蒙古游牧所在;卷十二青海额鲁特蒙古游牧所在;卷十三额鲁特蒙古乌兰固木杜尔伯特部赛音济雅哈图盟游牧所在;卷十四额鲁特蒙古新旧土尔扈特部总叙,珠勒都斯旧土尔扈特蒙古乌讷恩素珠克图盟南路游牧所在,珠勒都斯中路和硕特蒙古巴启色特启勒图盟游牧所在;卷十五和博克萨里旧土尔扈特蒙古乌讷恩素珠克图盟北路游牧所在,库尔喀喇乌苏旧土尔扈特蒙古乌讷恩素珠克图盟东路游牧所在,晶河旧土尔扈特蒙古乌讷恩素珠克图盟西路游牧所在;卷十六额济纳旧土尔扈特蒙古游牧所在,布勒罕河新土尔扈特蒙古青色特启勒图盟游牧所在,哈弼察克新和硕特蒙古游牧所在。此志前六卷记内蒙古,后十卷记外蒙古。以旗为篇,先记地域,详考沿革,后载事迹。其结构精而体例完备,证引赡而不秽,所载各地距离,基本上确实可靠,在蒙古地志中,不愧为佳本。此志收入光绪十七年(1891)铅印《小方壶斋舆地丛钞》本和光绪二十九年(1903)石印《皇朝藩属舆地丛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古杼秋馆遗稿

    三卷。清侯桢(?-1862)撰。侯桢字勤,金匮(今江苏无锡)人。道光二十六年(1846)举人。侯桢与其友张端甫同师事梅曾亮学习古文。屡应试皆不中。太平军占领金匮后,逃至常熟,困苦终了。侯桢著有《禹贡古

  • 鲁礼禘祫疏证

    一卷。清皮锡瑞(1850-1908)撰。皮锡瑞清末学者,字鹿门,一字麓云,湖南善化(今长沙)人。1890年主湖南龙潭书院讲席,其后移席南昌经训书院。著《师伏堂诗草》、《今文尚书考证》、《尚书中候疏证》

  • 快雨堂题跋

    八卷。清王文治(1730-1802)撰。王文治,字禹卿,别号梦楼。江苏丹徒(今江苏镇江)人。乾隆三十五年殿试及第,官翰林侍读,后为云南临安府知府。王文治能诗、擅书。其书法源出董其昌,秀逸天成,名闻海内

  • 葬书

    一卷。旧本题晋郭璞(详见《尔雅注》)撰。《葬书》是否为郭璞所著,古来众说纷纭。《晋书·郭璞传》、干宝《搜神记》等不少著作记述郭璞占筮、相墓的故事,特别是郭璞于暨阳择地葬母预卜虽近水而水将远退,(见《世

  • 宋金元诗选

    六卷。清吴翌凤(1742-1819)编辑。吴翌凤,字伊仲,号杖庵。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嘉庆诸生。少寓陶氏东斋,攻读史书,工诗文。有《吴梅村诗集笺注》、《与稽楼丛稿》、《唐诗选》、《怀旧集》、《印须集

  • 酒谱

    ① 一卷。宋窦苹撰。窦苹,字子野,汶上(今山东汶上县)人。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著作除《酒谱》外,还有《新唐书音训》。《酒谱》杂叙关于酒的故事,寥寥数条,似有脱佚。然而《宋志》也作一卷。观其书,始于酒名

  • 道德真经传

    ①四卷。宋司马光(见《资治通鉴》)撰。《道德真经传》又称《道德真经论》、《道德论述要》、《老子道德论述要》。汉晋以来,研究《老子》的学者聚讼纷争,其争论焦点之一就是道德是否一体。一派主张道德分见,陆德

  • 汉碑征经补

    一卷。清王仁俊辑。王仁俊生平事迹不详。该书题为《汉碑征经补》,而不言所补何人,亦无序例。所补内容,计有补《周易》二十一条,补《尚书》七十五条,补《礼记》四条,补《周礼》一条,补《左传》十条,补《公羊传

  • 丁戊之间行卷

    十卷。清易顺鼎(1858-1920)撰。生平详见《琴志楼词》(辞目)。此编共十卷。卷一为赋、卷二为骈文、卷三至卷七为古今体诗,卷八为词,卷九为南北曲,以上皆作于光绪三年(1877)至四年(1878),

  • 诗文原始

    一卷。明李攀龙(1514-1570)撰。李攀龙生平详见《诗学事类》及《李沧溟集选》辞目。但此书自明以来,不闻为李攀龙所作,其观点亦不像李攀龙语。疑亦曹溶掇拾割裂之书,伪题李攀龙名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列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