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荀子补注

荀子补注

①一卷。清刘台拱(见《论语骈枝》条)撰。是书为校勘《荀子》补正杨倞、汪中之作。仅九十六节,续十六节,大体精审。如谓《劝学》篇,“于越”作“干越”,“群焉”作“群居”。《君道》篇,“论德而定次”,“论”当作“议”。《大略》篇,“非礼”也,作“非仁”也。《哀公》篇,“无取詌”,“詌”,同《解蔽》之“钳”。如谓申徒狄非殷时人,以驳庄子音义,须知古代渺邈,传闻异辞,不得是此而非彼也。《非十二子》,“案往旧造说,谓之五行”。台拱驳杨汪五常之说,不知《中庸》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。郑注明云:“木神则仁,金神则义,火神则礼,水神则信,土神则知。”即本荀子,认为杨注不清晰可也,以杨说为非,则误矣。《王霸》篇,“一日而曲列之”,台拱改“日”为“目”,则与上文不合。《君道》篇,作一日而曲辨之,安得改日为目乎?凡此之类,时亦见之,然较其全部,可取者仍多也。②二卷。清郝懿行撰。郝懿行有《易说》已著录。是书名同刘台拱所撰。书中亦引台拱之说,卷末附书二篇,一致王引之《论孙卿书》,一致李璋煜《论杨倞书》。观是书,较台拱书内容繁多,而逊其精密。如《修身》篇之“提侵”,即下文“怠慢”之意,而分为二义;《儒效》篇“谲德”,《韩诗外传》亦作“决德”,则“谲”与“决”字通用,而误从洪说作“论德”。《致士》篇,“然复士其刑赏而还与之。”“士”为“出”字之误,而以“士事”强通之。《成相》篇,“欲衷对,言不从,”“衷对”误倒,而改“从”为“封”。《大略》篇,“仁非其里而虚之”“虚”字是为“处”字之讹,而以“虚”读为“墟”,强说之。又如证《修身》篇,“出入”为“出人”,《儒效》篇,“行伪”即“行为”。以上诸例,皆失于检点所致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汉学商兑赘言

    四卷。清豫师撰。豫师,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。是书首有自序,后有徐桐附识八则,及金文同、玉庆、刘名誉诸跋。《汉学商兑》为清方东树所撰。豫师之《赘言》认为:方东树所辨虽然很对,但徒争论于文字之间,以讼止讼

  • 思文纪略

    即《思文大纪》。

  • 地镜图

    一卷。无名氏撰。清马国翰(详见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)辑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五行类有《地镜》一卷、《地镜图》一卷。已佚。《地镜》是叙述如何寻宝方法,《地镜图》是寻宝的地象图谱。《地镜》与《地镜图》相参证还可

  • 西湖佳话

    十六卷。题“古吴墨浪子搜辑”,作者真实姓名及生平事迹无考。书约在清康熙年间问世,短篇小说集,全名为《西湖佳话古今遗迹》。搜集自晋至明与西湖有关的名人轶事,加工整理成小说。卷一《葛岭仙迹》叙晋葛洪成仙事

  • 孤愤

    智术之士,必远见而明察,不明察,不能烛私;能法之术,必强毅而劲直,不劲直,不能矫奸。人臣循令而从事,案法而治官,非谓重人也。重人也者,无令而擅为,亏法以利私,耗国以便家,力能得其君,此所为重人也。智术

  • 褚仲都周易讲疏

    一卷。辑佚书,梁褚仲都(见《褚氏易注》条)撰,清马国翰辑,载于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中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和《唐书·经籍志》均载,褚仲都《周易讲疏》凡十六卷,早亡佚。马国翰据孔颖达《周易正义》所引十五条,辑

  • 己任编

    八卷。清杨乘六(生卒年不详)辑,王汝谦补注。杨乘六字以行,又字云峰,湖州(今属浙江)人。著有《临证验舌法》、《潜村医案》等书。此书又名《医宗己任编》。书名取范仲淹名句“以天下为己任”之意。此书为丛书,

  • 随扈纪行诗存

    二卷。清蒋廷黻(约1905前后在世)撰。蒋廷黻,字盥庐,号稚鹤,浙江海宁人。生卒年未详。光绪十六年(1890)进士。官吏部员外郎。宣统三年(1911)授广东韶州府知府,但未赴任。此编二卷。均辛丑(19

  • 性理真诠提纲

    四卷。法国人孙璋(?-1767)著。孙璋有《性理真诠》,已著录。此书为《性理真诠》之节录本,刻于乾隆十八年(1753)三月。亦分四卷,较之《性理真诠》颇有删节。因原书成书,措词多有失当之处,罗马不许刊

  • 一捧雪传奇

    二卷。清李玉(1591?-1671?)撰。李玉,字玄玉,别号苏门啸侣,又号一笠庵主人,吴县(今江苏苏州市)人。他因出身低微,颇受压抑,入清后更无意仕进,毕生致力于戏曲创作和研究。著有戏曲几十种,以《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