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考古图

考古图

十卷、续考古图五卷、释文一卷。宋吕大临(约1042-约1090)撰。吕大临,字与叔,蓝田(今陕西蓝田县)人。初学于张载,后从二程(颢、颐)游,与游酢、杨时、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。吕氏博览群书,能文章,曾任太学博士,元玦中为秘书省正字,范祖禹荐为讲官,未及用而卒。其著作除《考古图》十卷、《续考古图》五卷、《释文》一卷外,还有《克己铭》。《考古图》前有作者元玦七年(1092)二月自记一篇,驳斥庄周对儒者的诋毁,感叹时人对古器的无知,叙述自己作书的原因。卷一,记载庚鼎以下鼎物十八件。与世行本比较,多出孔文父饮鼎图一幅,铭文十四字,说明五十一字。卷二,记载丁父鬲以下鬲品十二件;记载伯勋父圜旅甗以下甗品六件;记载细文一件。卷三,记载散季敦以下敦品十六件;记载叔高父旅簋以下簋品四件;记载太公缶、弡中臣、史、杜嬬铺、簋盖各一件。与世行本比较,敦图多盖图一幅。卷四,记载商兄癸彝以下彝品二十一件;记载乐司徒从卣以下卣品八件;记载中朝事后中尊以下尊品三件、足迹罍一件;记载方壶以下壶品十四件。其中开封刘氏小方壶图,乃秘阁方文方壶图;秘阁方文方壶图,乃开封刘氏小方壶图。今本互相颠倒。卷五,记载父丁爵以下爵品八件;记载亶甲觚以下觚品二件、癸举一件;记载齐豆以下豆品二件、镫一件;记载伯玉盉一件、伯戋馈一件、龙文瓿以下瓿品二件。卷六,记载伯戋頮盘以下盘品二件;记载弡伯旅匜以下匜品四件;记载兽环盂一件、弩机一件、戈一件、削一件。比世行本目录多标题盘匜盂弩戈削一行。卷七,记载走钟以下钟品八件;记载造磬一件、錞一件。卷八,记载琥、琫珌、璧、玉璏、水苍璿、玉带钩、玉杯、玉鹿卢、白玉云钩、玉环、玉佩、琱玉蟠螭、玉环珮、捧敕璿等,各一件。与世行本相比,多玉鹿卢图三幅、说明一百五十五字,又多白玉云钩、玉环、玉佩图各一幅。卷九,记载首山宫雁足灯以下灯品五件;记载甘泉上林宫行镫以下镫品八件;记载车宫承烛槃一件、双鱼四钱大洗等洗品二件、秦权一件、丞相府漏壶一件、大官铜炼一件、周阳侯甗鍑一件、轵家釜、轵家甑各一件;记载好畤共厨鼎以下鼎品四件、熏炉一件;记载环耳鼒以下鼒品五件。与世行本比较,多京兆田氏鹿卢镫图一幅,多说明四十七字,犀镫第二图与今本差异很大,又内藏环耳鼒多一盖图。卷十,主要记载壶鼎、斗、瓶、卮、杯、炉、带钩等其它器物近三十件。与世行本比较,没有“右所从得及度量铭识皆缺失无可考惟样存于此”二十二字,又多庐江李氏鐎斗图一幅,兽第二图后说明多三十五字。是书每一器物均有绘图,图下注有收藏人姓氏或地点,图右有文字说明,对器物上的铭文,皆用当时文字释之。《续考古图》卷一,记载玉尺以下各种器物二十件。卷二,记载丁举卣以下各种器物二十二件。卷三,记载鬲以下各种器物二十六件。卷四,记载公钟以下各种器物二十件。卷五,记载母辛卣以下各种器物十二件。是书每物一图,不以类从,随见随录,故第五卷所载较少。就其体例而言,器物有铭不摹其文,从某人某处所得,也不注在器物名下,而载说明之首,与《考古图》体例稍异。《释文》一卷,前有作者题词,取铭识古字以广韵四声分编之。对其有异同者,就各为训释考证。对于疑字、象形字、无所从之字,就附于卷末。此书成于元玦壬申(1092)年,在《宣和博古图》之前。体例严谨,有疑则缺,从不牵强附会,以免造成谬误。现存传世楼有北宋刊本、明泊如斋刊本、乾隆十八年天都黄氏刊本(后无《续考古图》五卷,附朱德润《集古玉图》二卷)、丁禹生有《宝古堂重修考古图十卷》刊本、十万卷楼单刻《续考古图》本、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易佣

    十四卷。明文安之撰。安之字铁庵,夷陵(今湖北宜昌)人。天启二年(1622)进士,官至国子监祭酒。事迹具《明史》本人传。该书首列《诸儒著述》,次以伏羲卦位明《易》之数,以文王卦位明《易》之气,又将先后天

  • 小学述闻

    二卷。清姚衡(生卒年不详)撰。姚衡为浙江归安(今吴兴)人,姚文田之子。是编卷首有嘉庆甲子(1804)姚氏自序,云:“文僖公(指其父姚文田)与铁桥(即严可均)共造《说文长编》,《群书引说文类》先成,命衡

  • 郁郁

    郁郁羁怀不易开,更堪寥落动凄哀。华胥梦破青山在,梁甫吟成白发催。秋意渐随林影薄,晓寒都逐雁声来。并州近日风尘恶,怅望乡书早晚回。

  • 汲古阁说文订

    一卷。清段玉裁撰。参见《说文解字注》。明末常熟毛晋汲古阁所刊《说文解字》“大徐本”,有初印本和五次剜改本。剜改完全依照《说文系传》即“小徐本”,而所取者未必是,所改者未必非。因而段氏便对汲古阁所刊“大

  • 天玉经内传

    三卷、外编一卷。旧本题唐杨筠松(详见《撼龙经》)撰。此书不见于宋代诸家书目,传说杨氏师弟秘之不行于世,宋代吴克诚遇真人得受此经,其子吴景鸾发明其义,撰《天玉经外传》。据此,知其书始出于宋,是否为唐人之

  • 白雪堂诗

    一卷。明李嵩(约1636年前后在世)撰。李嵩,字影石,河北枣强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天启二年(1622)进士。官累山西、湖广盐察御史、布政使。著有《按晋疏草》。此集乃其巡授湖广时所刻,故以郢中白雪为名。共古

  • 神仙传

    十卷。晋葛洪(详见《肘后备急方》)撰。古来有关修道成仙的故事传说甚多,好事者常记录成书,令人去效仿追求。然而世间只见有人修道,不见有人成仙,逐渐引起人们对所谓长生不老、飞举成仙之说的怀疑。据葛洪自序,

  • 老子化胡说考证

    一卷。近人王维成撰。王维成,其人不详,撰有《老子化胡经考证》一卷。关于老子入西戎化胡之说,由来已久,但具体起于何时,没有定论。一般认为,此说约起于东汉,渐成于魏晋之际,定型于晋以后。经南北朝及隋唐,每

  • 剑策

    二十七卷。明代钱希言撰。钱希言,字简栖,生卒年不详,吴县(今江苏吴县)人。钱氏博览好学,知识渊博,恃才负气,十分傲慢,不肯屈居人下,人们一听说他来到,争相躲避之,结果穷困潦倒而死。其著作除《剑策》外,

  • 尹楚珍年谱

    不分卷。清尹壮图(1738-1808)自记。壮图字万起,号楚珍,云南蒙自人,乾隆三十一年(1766年)进士。历任刑部主事、江南道监察御史、内阁学士等官。乾隆五十六年(1791年)因进言获罪,降职回籍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