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群经冠服图考

群经冠服图考

三卷。清黄世发(生卒年不详)撰。黄世发,字弱中,晋安(今福建闽侯县东北)人。是书略以郑氏释礼,于弁服皆有通例,而散在诸注,读之茫无端绪,故仿李如圭《仪礼释宫》之意以类相比,使成条贯,自序称乾隆四十七年(1782)秋书于宁阳之云龙讲院,则其成书之时与地也。是书分《元服》、《衷服》、《杂服》三卷,附图三十一。今核其文,似未足于其意相符。如云“延在上裹在下”,又云“纮属于武垂其两端”,立文皆不审谛。又引《左传》疏云“纮缨皆以组为之”,又引江慎修云“缁布冠用布,玄冠黑僧”。案“屈组为纮”,语出郑注,“玄冠用僧”,本于董巴、司马彪,考事不求其源,乃下引《左传》孔疏及江慎修说。其《首服篇》中疏失若此类者尚很多。《衷服》《杂服》两篇亦宜视此。又《首服篇》以冕弁冠为次,独于皮弁、韦弁述其用事所宜,若冕与冠则略而不言。《衷服篇》首明服章,次明朝服深衣之等,于弁服又从省,详略殆无准则,是又体例之未善也。然亦有数事,颇见识见,其谓冕旒之数,天子皆十二,诸侯皆九,以下悉准礼器,更无差降,义与黄度,王应电、宋绵初、孔广森、孙诒让同,足以正旧说而贻后嗣,功亦不可没也。福建治三礼者,同时有林乔荫撰《三礼陈数求义》三十卷,是书尝引其说。二家之书,其自序皆署乾隆四十七年,而黄氏成书稍晚,后来亦无征引其说者,或脱稿而未印行,或印行而流行未广欤?是书成于乾隆四十七年(1782),浙江嘉兴刘氏嘉业堂有抄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古今通韵括略

    见“韵学要指”。

  • 小儿药证直诀

    ① 见《钱氏小儿药证直诀》。②见《保赤汇编》。

  • 刘子

    十卷。又名《新论》、《刘子新论》、《流子》、《德言》等。关于此书的作者,历代众说纷纭,迄今尚无定论。有的认为是梁东莞(属今山东沂水)刘勰撰;有的说是北齐阜城(属今河北冀州)刘昼撰。也有人主张作者是汉刘

  • 谈天

    十八卷。英国侯失勒·约翰(1792-1871)撰,伟烈亚力口译,李善兰、徐建寅笔受。侯失勒·约翰父维廉系英国天文学者,以发现天王星著名于世。约翰亦以治天文学著《密体》于当时。是编为其所撰《天文学》纲要

  • 移芝室古文

    十三卷。清杨彝珍(1807-?)撰。杨彝珍字湘涵,一字性农。武陵(今湖南省常德县)人,道光三十年(1850年)进士,官兵部主事。彝珍文集若干卷,语高而旨深,词句刻深。因旧刻漫患讹舛,琪光等儿、孙、曾孙

  • 碧里杂存

    一卷。明董谷撰。董谷,字顾甫,海宁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官安义、汉阳二县知县。为人为政廉静不苛。自号碧里山樵,又曰汉阳归叟。著有《续澉浦志》等。《碧里杂存》是杂纪琐闻的笔记小说,写的多是齐东方面的事。节中

  • 四时宜忌

    一卷。瞿佑撰。瞿佑,字宗吉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明初,官国子助教,调周王府右长史。一度遭贬,洪熙初(1425年)赦还。该书辑录历代有关著述,分十二月记其所宜、所忌之事。每月分别标目,如“正月事宜”、

  • 唐子西集

    二十四卷。宋唐庚(1071-1121)撰。唐庚,字子西,眉州丹陵(今四川丹陵县)人。进士出身,为宗子博士。宰相张商英荐其才,除提举京畿常平。商英罢相,他也被贬置惠州。后遇赦,复官承议郎,提举上清太平宫

  • 医方考

    八卷。明吴昆(详见《黄帝内经素问注》)撰。此书收集古今良方七百余首,按病证分七十二门,每门均有小序。卷一为中风、伤寒等门;卷二为斑疹、霍乱诸门;卷三为虚损劳瘵、五尸传诸门;卷四为脾胃、伤食诸门;卷五为

  • 毛诗或问

    一卷。明袁仁撰。仁字良贵,号蓡波,苏州人。生卒年不详。著有《尚书砭蔡编》、《毛诗或问》、《春秋胡传考误》。是编意旨,主于伸“小序”抑《集传》,设为问答以阐明道理。既诋徐祯卿、孙钟元“毛诗训诂”之说,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