续列女传
九卷。明邵正魁撰。正魁字长孺,休宁(今属安徽)人。生卒及任履不详。该书是一部接续刘向《列女传》以记叙历代妇女事迹的专著。体例上也一仍刘向之书的体例,共分七门,其中节义、贤明又各分一子卷。书中材料主要采摭各史中的后妃列女传,分类排叙,亦间有益以他书的。每传之后又引诸经之中语录为叹咏之词。然该书为求必肖刘向之书,亦不免牵合之处。而书后附汪汇所作正魁母郑氏传一篇,亦属毫无先例之事。
九卷。明邵正魁撰。正魁字长孺,休宁(今属安徽)人。生卒及任履不详。该书是一部接续刘向《列女传》以记叙历代妇女事迹的专著。体例上也一仍刘向之书的体例,共分七门,其中节义、贤明又各分一子卷。书中材料主要采摭各史中的后妃列女传,分类排叙,亦间有益以他书的。每传之后又引诸经之中语录为叹咏之词。然该书为求必肖刘向之书,亦不免牵合之处。而书后附汪汇所作正魁母郑氏传一篇,亦属毫无先例之事。
十四卷。清周铭(生卒年不详)撰。周铭,字勒山,上海松江人。是选题曰“林下”,盖取《世说新语》所载谢道韫之事。《林下词选》采取女子之词,自宋元明以及清,编辑而成。但编排颇为无绪。末卷有《减字木兰花》词,
清李塨(详见《大学辨业》)撰。是书乃塨里居为及门讲授《中庸》,门人记而录之。塨另撰有《中庸传注》,发抒理蕴,颇称邃密。是书大致相同,但也互有详略,且是书每用俗语达难显之情,尤为警切。如“仲尼曰君子中庸
十二卷。明袁华(1316-1382)撰。袁华字子英,江苏昆山人。生于元季,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。后因累逮系,死于京师。此集共古体诗七卷、近体诗五卷,不知何人所编。《明史艺文志》不著录。考杨维桢为作《可
二卷。清应麟(详见《易经粹言》)撰。此书摘取《春秋》经文作为标题,然后围绕这些题目各为论说。其说大抵因袭前人穿凿臆断之论而敷衍成篇,无甚新意。《屏山草堂稿》本。
①一卷。清李调元(1734-1820)辑。调元字羹堂,号雨村,绵州(今四川绵阳)人。乾隆进士,官至直隶通水道。调元博学多文,藏书极富,凡经史百家,稗官杂说,都有撰述。又辑刊《函海》,至数百种。此书一卷
清同治年间刊行本。此图为吴县腹地之图。凡分二十七部,为图三百四十二幅。自明季以来,吴县之鱼麟册籍,悉已销毁,为杜绝侵占之弊,同治壬申(1872),邑令高心夔令用冯氏丈田法,以罗盘弓尺,节节实量,缩绘入
十卷。民国张其淦(详见《邵村学易》)撰。其淦字邵村,号寓园,东莞(今属广东)人。著有《邵村学易》、《洪范微》、《邵村咏史诗钞》、《松柏山房骈体文钞》、《左传礼说》,辑《明代千遗民诗咏》(初编、二编、三
十二卷。英国李提摩太(详见《西铎》)撰。李提摩太曾于光绪十六七年间(1881-1882)主持《天津时报》之馆务,常撰文议政,持富民强国之说,其他报刊多转录之。1886年,他将五年间在《天津时报》上发表
六卷。唐文治(1865-1954)撰。唐文治,号蔚芝,晚号茹经,江苏太仓人。光绪举人。曾就读江阴南菁书院,受学于王紫翔、黄元同。官至商部左丞,光绪三十二年以农工商部左侍郎署尚书,宣统三年后长期主讲于存
二卷。明陶元柱编。陶元柱,始末不详。本书编者取凌濛初编《东坡禅喜集》之意,于黄庭坚集中录其阐发禅理之文,别为一书。有四库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