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称阳杂录

称阳杂录

一卷。清代章大来(生卒年不详)撰。章大来字泰占,号对山,官至训导,著有《玉屏山房集》等书。此书原版本叫《后甲集》,又叫《睢雷馆日记》。此本为清代学者赵之谦得原本残本后,整理刊行,并为此本题名为《称阳杂录》。全书不分门类,主要记述杂事、评论诗词文章,内容大致有“记事”、“记异”、“记语”、“记训诂”、“记人”、“记物”、“记原”、等项。诗文评话有些内容较为可取,如“诗中忌复字”、“古人对法”等。此本与原本相比,遗漏很多,但此本记载明末的一些史事,如明代“一条鞭法”、明熊廷弼的史事等内容,对研究明未史事有一定参考价值。有《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》本、《丛书集成初编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说文部首略注

    一卷。近代李天根(生卒年不详)撰。天根字澄波,四川双流人。是编系为初学而作的通习《说文》部首的书。采诸家明白显易之说为之注释,以密合之音改其反切,并且改正坊间刻本的讹错。又六书《说文》仅具象形,指事、

  • 易赘

    二卷。清王艮撰。王艮字无闷,号不庵,安徽歙县人。该书每条都泛论易理,不标经文。凡是与他人问答书中有论及易的,也都节录收入进来。自序说,“汉儒乱其数,宋儒凿其理,其有合于易而不失厥旨者,要非全易矣”。但

  • 印谱考

    四卷。罗福颐撰。罗福颐,生卒年不详,字子期,罗振玉第三子。主要著作有:《玺印文字征》十四卷、《印谱考》四卷等。辑集玺印篆刻出书,始于宋徽宗《宣和印谱》,明顾从德以家藏铜、玉印二千方编著的《集古印谱》,

  • 水云村泯稿

    三十八卷。元刘埙(1240-1319)撰。刘埙字起潜,号水云生。南丰(今属江西)人。元至大中为延平教授。著有《隐居通议》。埙才力雄放,尤长于四六。其文集旧有二本,一即此本。为明洪武年间其孙琰所手抄。多

  • 绍兴先正遗书

    四集,十五种,一百八十二卷。清徐友兰编。徐友兰,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。丛书为徐氏搜辑绍兴一带清人著述,或世所罕传,或未刊稿本,刻印而成。分四集,共十五种:茹敦和《重订周易二闾记》三卷、《重订周易小义》

  • 广陵思古篇

    二十九卷。清汪廷儒编纂。汪廷儒,仪征人。此篇共二十九卷,分为:卷一至卷十江都人,卷十一,卷十二甘泉人,卷十三至卷十五仪徽人,卷十六至卷二十高邮人,卷二十一至卷二十四兴化人,卷二十四至卷二十八宝应人,卷

  • 江南通志

    ① 七十六卷。清于成龙等修,张九征、陈焯纂。于成龙详见河北康熙《畿辅通志》。张九征,字公选,号湘晓,清丹徒人。顺治四年进士,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。陈焯,字默公,清桐城人,顺治进士,官至兵部主事。康熙

  • 尚书近指

    六卷。清孙奇逢(详见《读易大旨》)撰。《尚书近指》一书前有自序,认为《尚书》以“主敬存心”为纲。故其注解,多从经文中阐发此义,而不甚诠释字句。而此旨蔡沈《书集传·序》早已明言之,则奇逢此书不过是敷衍蔡

  • 诗集传附录纂疏

    二十卷。元胡一桂(1247-?)撰。胡一桂字庭芳,号双湖。婺源(今属江西)人。景定甲子(1264)领乡荐,试礼部不第,教授乡里以终。著述另有《易本传附录纂疏》、《易学启蒙翼传》、(《四库全书·易类已收

  • 清漕运全书

    九十六卷。载龄等奉敕修。载龄,见《户部则例》。是书卷一至卷八为漕粮额征,卷九为征收事例,卷十至卷十五为兑运事例,卷十六为白粮事例,卷十七至二十为通漕运艘,卷二十一至二十三为督运职掌,卷二十四至二十六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