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离骚图

离骚图

不分卷。《四库全书简明目录》称一卷,《涉园鉴藏明版书目》作三卷。明萧云从(1596-1673)绘。萧云从,字尺木,号默思,一号无闷道人,晚年又号钟山老人,别号于湖渔人、石人、东海萧生、梅石道人、江梅、谦翁、梦履、梅主人等,大都明亡之后所用。当涂(今安徽当涂)人。善绘山水、人物画,亦精通六书六律。以诗文自娱,有《梅花堂遗稿》。公元1645年清兵入芜湖,萧氏避居外地,画了许多画,1647年回乡,与艺人汤复合作刻印了《离骚图》、《太平山水图》。《离骚图》今可考者有《三闾大夫卜居渔父》一图,《九歌》九图(《湘君》、《湘夫人》合为一图,《大司命》、《少司命》合为一图),《天问》五十四图,《远游》五图,计六十九图。其中《远游》五图失于兵燹,今仅存六十四图。称《离骚图》,因以《离骚》概括屈原全部作品。每图后各载原文,并加注,说明作图之意。内容顺序为:李楷《离骚图经序》,作者《离骚图序》,《三闾大夫卜居渔父》图,目录:《离骚经》白文、《九歌传》(九图,先画,后原文,附注,自跋)、《天问传》(五十四图,先画,后原文,附注,作者《画天问图总序》,张秀璧《天问图跋》、《九章传》、《远游传》、《卜居传》、《渔父传》、《九辩传》、《招魂传》,皆白文。萧氏绘图考据精深谨慎,深得屈子诗旨(如将《山鬼》中的山鬼画成“含睇宜哭”的美女,突出《国殇》中楚国将士的“生死无二”的精神),笔意精细,形象生动。尤其《天问图》,无所依傍,全出心裁,姜亮夫赞曰:“古今无第二人有此精勤,亦无第二人有此伟构,可贵也。”(《楚辞书目五种》)。版本有:清顺治二年(1645)清顺治五年(1648)间刻本,上海、北京、南京、天津等图书馆藏。康熙刊本,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藏。1961年中华书局编辑所编辑,上海四联印刷厂影印《中国古代版画丛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辩正论

    十卷。唐代释法琳撰。法琳生平事迹详见《破邪论》辞条。法琳为进一步转移当时社会的视听,改变世人对佛教的看法,争取皇上的同情与支持,在继《破邪论》之后,又作《辩正论》十卷。东宫学士陈子良为之作序。《辩正论

  • 仁斋直指小儿方论

    五卷。宋杨士瀛(详见《仁斋直指》)撰。此书又名《仁斋小儿方论》,专论小儿诸证。书中首先阐述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病理特征,然后载列小儿惊风、中风、疳、积、伤寒、咳嗽、脾胃病、丹毒、疮疹、杂病等证治及方药。

  • 四书镜

    十九卷。清程天霖撰。天霖字济安,安徽新安(今河南新安)人。是书首有王康佐序及程天霖自序。自序称“大全精言,其理过于深奥;体注备旨,其词近于繁冗,均无当于初学,因纂是编”,是书大旨对义理口气反复推求,而

  • 十三经解诂

    五十六卷。明陈深(详见《周礼训隽》)撰。包括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穀梁传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、《尔雅》、《孟子》。于《易》只取程传及本义,各标

  • 潜颖文

    四卷。清何维棣(生卒年未详。)撰。何维棣,著有《潜颖诗》。此集皆维棣所作骈俪文,光绪二十七年(1901)维棣与其诗同付版刻。凡文四十余篇,分年编次。首卷第一首《清河通济闸赋》,不详撰于何年。第二首作于

  • 水南稿

    十九卷。明陈霆(约1515前后在世)撰。陈霆,字声伯,德清(今浙江德清县)人,生卒年不详。弘治十五年(1502)进士,授刑部给事中,正德初,因忤刘瑾,谪六安。后起历山西提学佥事。著有《两山墨谈》、《山

  • 王恭毅驳稿

    二卷。明王概(生卒年不详)撰。高铨编。王概,字同节,庐陵(今江西吉安市)人。明正统壬戌年(1442)中进士,官至刑部尚书,谥恭毅。王概曾为大理寺卿,在参与审判定案的过程中,他平反了许多错案。《王恭毅驳

  • 汉隶字源

    六卷。宋娄机(1133-1211)撰。娄机字彦发,嘉兴(今属浙江)人。乾道二年(1166)进士,官至礼部尚书,兼给事中,进参知政事。深于书学,家藏碑版图籍甚富。所著除此书外,尚有《班马字类》、《广干禄

  • 仁和县志

    十四卷。沈朝宣纂。沈朝宣,字三吾,仁和(今杭州)人,在涿州任教谕,后被推荐作江陵县令。《仁和县志》嘉靖二十八年修,抄本。共十四卷,分:封畛、桥梁、山川、公署、风土、学校、水利、恤政、坛庙、名宦、科贡、

  • 历代驸马录

    二卷。明洪武中奉敕撰。《四库》馆臣编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时从《永乐大典》中辑出,此书共二卷,内容取自汉至宋尚主之人,各叙其善、恶事迹,以示法戒,皆以俗语演化解释,用以劝戒诸驸马等。有明洪武中刊本及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