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礼记句解

礼记句解

十卷。朱申(生平不详)撰。明代建安(今福建建瓯)人。乾隆钦定《礼记义疏》,采朱氏之说颇多。自《曲礼》上,“很勿求胜分,毋求多”下,引此书“‘很’固有胜负之理,然务求胜则为斗很”等语。“定亲疏”一节,亦即引“亲疏定则分不差,嫌疑决则情不壅,同异别则文不杂,是非明则理不蔽”。以此本证之,与《义疏》同,只是有删节,而《月令》所引为多。自“孟春之月其虫鳞”下,引“春则左而仁鳞虫属焉”;“天子居青阳左个”下,引“‘左个’以其介于左”(皆朱氏《句解注》)。“至孟冬之月,虹藏不见”下,引“阴阳极乎辨,故虹不见”;“赏死事恤孤寡”下,引曰“赏军帅武人犹寡,赏死事而恤其孤寡所赏者为多”;“盖秋为少阴,而冬为重阴”。“坯城郭”一节下,引“城郭既补矣,又坯之,谨之至。门闾出入,或有不虞,故言戒。管龠犹今门锁不容慎”等等,不备录。“毋或敢侵削众庶兆民”下,引“自此犯彼谓之侵,减彼益此谓之削”。共二十余条。此外《文王世子》诸篇,亦有很多条。此本为戴震所阅,首卷首页曰:“一万四百六十八卷第三页”。卷一为《曲礼》;卷二为《檀弓》;卷三为《王制》及《月令》;卷四为“孟冬之月”至“季冬之月”,及《曾子问》、《文王世子》;卷五为《礼运》、《礼器》、《郊特牲》、《内则》;卷六为《玉藻》至《学记》;卷七为《乐记》;卷八为《杂记》至《祭统》;卷九为《仲尼燕居》至《奔丧》(缺《经解》、《哀公问》);卷十为《问丧》、至《丧服》(中缺《燕义》)。而每卷每条,注《大典》卷数。“月”字韵在后,故此本戴校写明《月令》“自卷二万一千四百九十八至卷二万一千五百八”;“弓”字韵在前(一曰“东”),故《檀弓》写明“卷二百八至卷二百二十一”,皆与《永乐大典》《月令》《檀弓》卷数合。乾隆钦定《义疏》列引用姓氏,“宋朱氏申周翰(字)建安(里贯)”;清杭世骏《续礼记集说》亦列姓氏,自“宋张氏宓次(朱氏申在第五)七人”,言“皆卫氏(湜)所不及见”。则朱申时代,在卫湜之后。杭氏《续礼记集说·序》谓“宋元之后,千喙雷同”,并谓“元人之经疑,迂缓庸腐,无一语可以入经解”。而《永乐大典》中,至达数千篇,使人更信经窟中可以树一帜之难。此书则《续礼记集说》所引用多与钦定《义疏》相同。杭氏即在纂修《义疏》之列,足证此书尚在杭氏谓“可辑录者”。只是《义疏》采用此书颇多,而《四库》竟未辑录,据《永乐大典提要》考之,有“菁华已录,糟粕可捐”之语,其纂辑《提要》者,意本轻视宋人经学,且辑录《大典》内,涉四部书已不少,颇感厌倦,故如此言。宋人《礼记》著述,《义疏》采用,而《四库》未著录的书亦多,本不只此一书。但朱氏于讲论义疏外,也重考据,今《大典》已散佚;《四库提要》于《卫湜集说》下,言“自郑注而下,所取一百四十四家。自郑注孔疏外,无一存者”。而此书至今岿然独存,虽在卫氏之后,应属珍贵之编也。此书有抄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孱守斋遗稿

    四卷。清姚世钰(约1703-1757)撰。姚世钰,字玉裁,号薏田,归安(今浙江吴兴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诸生。世钰少嗜学,负俊才,与弟汝金同为当时著名文士。喜山水,善交游,与金农、厉鹗等称莫逆交。年五十

  • 封谥繙清

    一卷。奕赓撰。奕赓,见《谥法续考》。是书共分四章,第一章有帝后陵名、列朝年号,其中上自肇、兴、景、显四祖永陵,曰恩特赫莫蒙安,下至仁宗昌陵,各译所翻清语。第二章为亲郡王封号,第三章为贝勒等嘉号,第四章

  • 汜胜之书

    二卷。汉汜胜之(生卒年不详),清马国翰辑。汜胜之(《续四库全书提要》又作“范胜之”),汉成帝时为议郎。曾被派到三辅(今关中平原)指导农夫耕种,政绩斐然,后迁为御使。著有著名农学著作《汜胜之书》。《汜胜

  • 癸巳类稿

    十五卷。清俞正燮(1775-1840)撰,俞正燮字理初,安徽黟县人。道光举人。晚年主讲江宁惜阴书院。学识渊博,精通诸子百家,长于考据。本书因辑成于清道光十三年(1833)癸巳,故题为《癸巳类稿》。此书

  • 再续修高邮州志

    八卷,首一卷。清金元烺、龚定瀛修,夏子锡纂。金元烺,字苕青,浙江嘉善县人。监生,光绪五年(1879)任高邮知州。龚定瀛,湖南湘乡县人,光绪八年任高邮知州。夏子锡,高邮人。同治二年(1863)进士,官翰

  • 姑苏杂咏

    二卷。明周希孟、周希夔同编。周希孟、周希夔二人字号、籍里及事迹均不详。是书上卷为高启原唱,下卷为其祖南老续作。高启诗凡古体一百三十六首。南老复因其题,各赋五言六韵。末又增叠韵吴宫词一首,补遗四首,附词

  • 戊戌政变记

    九篇。梁启超(1873-1929)撰。梁启超,字卓如,号任公,别号沧江、饮冰室主人。广东新会人。十七岁中举。师从康有为,人称“康梁”。光绪二十一年(1895),参加“公车上书”,创办《中外纪闻》和强学

  • 读法言札记

    一卷。清陶鸿庆撰。是书为读诸子札记之第十四种。《学行》篇,“以其所葬”,以五臣注本作“其所以葬”。《重黎》篇,“者”读为“诸”,“也”读为“邪”,谊皆精,即《孝至》篇,“宗夷猾夏”,从《广雅释诂》“宗

  • 海门先生集

    十二卷。明周汝登(约1592年前后在世)撰。周汝登,字继之,又字海门,浙江山乘县人,生卒年不详。万历五年(1577)进士,累官南京尚宝卿。著有《东越证学录》、《圣学宗传》。是集为周汝登诗文集。凡十二卷

  • 粤游草

    一卷。清曹溶(1613-1685)撰。曹溶,字洁躬,号秋岳、金陀老圃。秀水(今浙江永嘉)人。明崇祯十年(1637)进士,官御史。顺治三年(1646)革职。顺治十一年起官太常寺少卿、户部右侍郎、广东布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