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玉兰堂帖

玉兰堂帖

六卷。刻者不知其名。第一、二卷题“古法帖”,第三、四卷题“唐名人帖”,第五、六卷题“宋名人帖”。形式上六卷皆同,而刻尾年月则大异。前二卷云:万历庚寅云阳姜氏玉兰堂摹勒上石。后四卷帖尾则云:淳熙三年二月十四日尚书赵彦约摹勒于南康上石。“玉兰堂”本多文征明之斋名,也可能姜氏与之偶同。但前二卷与后四卷时代悬殊,不可理解,估计是后世多重宋刻,故后改明“万历”年号为宋“淳熙”年号,乾隆时张叔未诸家所藏此帖就只有后四卷,可见是帖商弃前二卷以充宋刻。关于刻者名“赵彦约”,接《星凤楼帖》著录作“曹彦约”,或作“曹士冕”,或作“赵彦约”。曹彦约《宋史》有传。为曹士冕之父。《宋史·世系表》中也列有赵彦约,而实际刻帖者是曹彦约而非赵彦约。明清以来伪帖不可胜数,但都没有如此前后矛盾者,考其采帖尚有所本,而凭空虚造,所以还有可存的价值。有云阳姜氏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草亭文集

    一卷。清彭任(约1653年后在世)撰。彭任字逊仕,号中叔。宁都(今江西宁都县)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明诸生,入清后甘贫隐居,结庐巘山,名其所居为“草亭”。著有《草亭文集》、《周易解说》、《理学弗措》。此集

  • 春秋传

    ① 二十卷。叶梦得(1077-1148)撰。叶梦得字少蕴,号石林居士,原籍吴县(今属江苏),居住乌程(今浙江吴兴),宋代著名文学家、经学家。哲宗绍圣进士。徽宗时官至翰林学士,数上书极论时事。南宋高宗初

  • 圣祖仁皇帝圣训

    六十卷。雍正九年(1731)世宗宪皇帝(即雍正皇帝)(1723-1735)编,乾隆六年(1741),乾隆皇帝亲自为此书写了序文刊布。此书分为三十二类,共有一千九百条则。从篇帙上看,为清朝各皇帝圣训之首

  • 陆绩易述

    一卷。辑佚书,吴陆绩撰,清黄奭辑,载于《汉学堂经籍》中。陆绩字公纪,吴郡吴人,官至郁林太守,加偏将军。其事见于《三国志》吴志中,称其注《易》释玄,皆传于世,原书早佚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称,其《易》注十五

  • 待质录

    一卷。清代陈伟撰。此书是作者在光绪甲申年(1884)至光绪戊子年(1888)间研读群经及地理著作《水道提纲》诸书时,所提出的疑问及问题并列成条目以备后来解决。每节读书笔记后有“俟问俟质”条目,“俟质”

  • 清隐山房丛书

    七种十卷。原题华阳逸叟编。华阳逸叟不知为何许人。书序称:华阳逸叟,寄寓闽越山麓,题其室为清隐山房。其家藏书丰富,得未见书,不惜以重金购之。丛书所收七种,大半为术数类著作,其余为兵家著作。其目次为:《天

  • 全蜀艺文志

    六十四卷。明周复俊(1496-1574)编。周复俊字子吁。昆山(江苏)人。嘉靖十一年(1532)进士。历官工部郎中,云南布政使等。宋代庆元年间,四川安抚使袁说友属知云安县程遇孙等八人,曾编有《成都文类

  • 龙游县志

    四十卷,首一卷,末一卷。民国余绍宋纂。余绍宋,龙游县人。此志为民国十四年(1923)铅印本。全书为四十卷,首一卷,末一卷。为纪者一,曰通纪。得卷一,为考者五,曰地理、氏族、建置、食货、艺文。得卷六,为

  • 增广注释辩柳集

    四十三卷。旧本题宋童宗说注释。张敦颐音辩。潘纬音义。童宗说,南城(今属江西省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张敦颐(详见《六朝事迹》)。潘纬,字仲宝,云间(今上海松江)人。据乾道三年(1167),吴郡陆之渊序,称为

  • 秘册丛说

    一百三十二种,一百三十四卷。明佚名编辑。丛书汇辑群书,抄撮而成,漫无系统,如苏轼《物类相感志》之类出诸《说郛》,严羽《沧浪诗话》之类取于《百川学海》,马文升《兴复哈密记》、《西征石城记》之类采自记载汇